1 现代朦胧诗的经典句子
现代朦胧诗的经典句子有:
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 顾城《一代人》
不是所有在阳光下的,都阳光
也不是所有在黑暗中的,都黑暗
—— 牧野《阳光下的假面》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 北岛《回答》
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
—— 海子《黑夜的献诗》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 顾城《远和近》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因为是情绪,所以应是无迹可寻。
—— 舒婷《秋天的情绪》
你没有如期归来,而这正是离别的意义。
—— 北岛《白日梦》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 食指《相信未来》
远方除了遥远 一无所有。
—— 海子《远方》
在每一次拼搏之后
决不会,只相信终点
—— 牧野《同一起跑线》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 舒婷《致橡树》
寂寞时,你又一次闯入我的心灵
—— 食指《你》
与所有刀客一样
走不出黑暗的人
最终,都会倒在自己的刀下
—— 牧野《刀客》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
—— 江河《星星变奏曲》
最嘹亮的
恰恰是寂静
—— 杨炼《偈子》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 梁小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自由不过是
猎人和猎物之间的距离
—— 芒克《同谋》
路是用来欣赏的,我却错作追寻
走到尽头时,才发现
凋零满地的,是一颗颗枯萎的心
—— 牧野《睡与非睡之间
2 表白朦胧诗经典句子远和近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这一首很朦胧,很唯美,很爱情吧)
--------------------
我们去寻找一盏灯
走了那么远
我们去寻找一盏灯
你说
它在窗帘后面
被纯白的墙壁围绕
从黄昏迁来的野花
将变成另一种颜色
走了那么远
我们去寻找一盏灯
你说
它在一个小站上
注视着周围的荒草
让列车静静驰过
带走温和的记忆
走了那么远
我们去寻找一盏灯
你说
它就在大海旁边
像金桔那么美丽
所有喜欢它的孩子
都将在早晨长大
走了那么远
我们去寻找一盏灯
--------------------
不是再见
我们告别了两年
告别的结果
总是再见
今夜,你真是要走了
真的走了,不是再见
还需要什么?
手凉凉的,没有手绢
是信么?信?
在那个纸叠的世界里
有一座我们的花园
我们曾在花园里游玩
在干净的台阶上画着图案
我们和图案一起跳舞
跳着,忘记了天是黑的
巨大的火星还在缓缓旋转
现在,还是让火焰读完吧
它明亮地微笑着
多么温暖
我多想你再看我一下
然而,没有,烟在飘散
你走吧,爱还没有烧完
路还可以看见
走吧,越走越远
当一切在虫鸣中消失
你就会看见黎明的栅栏
请打开那栅栏的门扇
静静地站着,站着
像花朵那样安眠
你将在静默中得到太阳
得到太阳,这就是我的祝愿
--------------------
别
在春天,
我把手帕轻挥,
是让我远去,
还是马上返回?
不,什么也不是,
什么也不因为,
就象水中的落花,
就象花上的露水……
只有影子懂得,
只有风能体会,
只有叹息惊起的彩蝶,
还在心花中纷飞……
3 十首最美朦胧诗十首最美朦胧诗有:《回答》《弧线》《双桅船》《相信未来》《星星变奏曲》《休眠火山》《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阳光中的向日葵》《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的名字叫寂寞》等。
北岛北岛,朦胧诗派先驱代表,曾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美国艺术文学院终身荣誉院士。◆◆◆◆◆◆◆代表作:回答◆◆◆◆◆◆◆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好望角发现了,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为了在审判前,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顾城顾城,朦胧诗派先驱代表,曾获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创作年金及德国伯尔创作基金。◆◆◆◆◆◆◆代表作:弧线◆◆◆◆◆◆◆鸟儿在疾风中迅速转向少年去捡拾一枚分币葡萄藤因幻想而延伸的触丝海浪因退缩而耸起的背脊舒婷舒婷,朦胧诗派先驱代表,曾获庄重文文学奖、《诗选刊》十佳诗人称号,两岸诗会桂冠人物奖。
◆◆◆◆◆◆◆◆代表作:双桅船◆◆◆◆◆◆◆◆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岸啊,心爱的岸,昨天刚刚和你告别,今天你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另一个纬度相遇。是一场风暴,一盏灯,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使我们再分东西。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食指食指,朦胧诗派先驱代表,插过队、扛过枪,也做过研究员,曾获人民文学奖诗歌奖。
◆◆◆◆◆◆◆◆◆代表作:相信未来◆◆◆◆◆◆◆◆◆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地炉台,当灰烬地余烟叹息着贫困地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江河江河,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1980年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现居美国。◆◆◆◆◆◆◆◆◆◆代表作:星星变奏曲◆◆◆◆◆◆◆◆◆◆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夜里凝望寻找遥远的安慰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如果大地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寻求星星点点的希望谁愿意一年又一年总写苦难的诗每一首是一群颤抖的星星像冰雪覆盖心头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僵硬得像一片土地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喜欢火涌出金黄的星星在天上的星星疲倦的时候--升起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杨炼杨炼,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中国“十大诗人”之一,获得意大利FLAIANO国际诗歌奖,卡普里国际诗歌奖,现定居伦敦,从事文学创作。◆◆◆◆◆◆◆◆◆◆◆◆◆◆◆◆◆◆◆◆◆◆代表作:《休眠火山》——《人与火》组诗之一◆◆◆◆◆◆◆◆◆◆◆◆◆◆◆◆◆◆◆◆◆◆经历过最深的夜,忍受了最残暴的光明它记得鸟声灼成最后一道创伤树根缓慢地扎进心里,它学会对自己无情一千张嘴曾经是一千处刀口血,呼喊和乞求,沉入泥沙的宁静那一双鲜红的翅膀被时间砍断腐烂成黑土,飘起为云黄昏,又一片向日葵在天边成熟掠过群山,庞大如鹰一千张嘴现在是一千只眼它注视着自己脚下累累碎石那儿有风,在玄武岩的洞穴中筑巢有水,珍藏着一万年前的波涛太阳,猛烈扑打青苔遮掩的悬崖而整个蓝天被梦握紧握成一把测量沉默的发光的尺子它在最深的睡眠里醒着,对自己无情山巅那一片白色烟雾蔓延着松针向上生长,碧绿的闪电,摧毁冬天是它最吸最轻的一缕呼吸久久等待:那声怒吼、那次必然颤栗的恐怖、凌驾万物的美,使大地狂欢它像野鹿舔食盐碱一样忍受秘密焚烧自己的火焰一颗心,一千种飞翔的欲望梁小斌梁小斌,朦胧诗代表诗人,2005年中央电视台新年新诗会上,梁小斌被评为年度推荐诗人。
◆◆◆◆◆◆◆◆◆◆◆◆◆◆代表作: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那是十多年前,我沿着红色大街疯狂地奔跑,我跑到了郊外的荒野上欢叫,后来,我的钥匙丢了。心灵,苦难的心灵,不愿再流。
顾城号称"童话诗人",心思像孩子般纯真,居然要杀自己的妻子,这是因为他和妻子的婚姻出现了问题,他对妻子的索取让妻子彻底放弃了这份感情,从而激怒了顾城。
顾城是朦胧诗的主要代表人物,他被称为当代的唯灵主义诗人,他心思像孩子般单纯而善良,所以顾城也被称为"童话诗人"。但是正是这么一位单纯的诗人,最后却杀了自己的妻子,这是怎么一回事呢?顾城虽然在诗歌界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但是作为一个男人,他是极度自私和冷血的。他就像个大孩子,必须黏在妻子身上,否则没办法生存。而他的妻子谢烨,就像是一位奉献者,始终给顾城奉献着,而顾城也享受着这份奉献,并且觉得是理所应当。顾城的所有生活起居,都由谢烨照顾,他只负责做一位浪漫的诗人,只会去吟诗的索取者。妻子会把他的一字一句录下来,会把他的诗歌稿子重新誊写和审编下来,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谢烨,顾城的成就就不会出现在众人面前,顾城也就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顾城了。
就这样顾城不断地从妻子谢烨身上进行他所以为的理所应当的索取,最后谢烨还是爆发了出来。谢烨忍不住了,她也不想再忍下去了,她决定躲,但是她的变化让顾城看了出来,顾城觉得她不再爱他了,于是顾城的自私与冷血就表现出来了。他的自私让他不允许妻子冷落他离开他,一旦妻子有其他想法,他就按捺不住了,他发怒了,于是杀了自己的妻子,他觉得他在做正确的事情。杀了妻子之后,他写了遗言,"烨要跟别人走,木耳我也得不到。妈妈,我没法忍了。"
他在公寓里杀死了妻子,然后自尽。
“不好的婚姻”是什么样子的?那些婚姻状态不好的人肯定会说“不好的婚姻,就是我现在婚姻的样子”。
毕竟,好的婚姻都一样,不好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好。
简单来说,不好的婚姻就是抛弃了尊重、礼节、平等的婚姻,也就是丈夫不尊重妻子。如何将不好的婚姻变成好的婚姻,如何在婚姻中重拾尊重、礼节、平等,是今天写这篇文章的关键和目的。
01
在婚姻中受了委屈,得不到丈夫尊重的妻子,总会向闺蜜诉苦,说自己的丈夫又懒又自私、不懂得尊重时。
然而,只是诉苦和发泄郁闷的情绪是远远不够的,虽然诉苦和发泄能让自己缓一缓,好受一些。
但是,对于这个妻子而言,最重要、最渴望的是能够让丈夫改变懒惰、姿势和不尊重的坏习惯。
既然当初排除万难结了婚,就应该继续排除万难,把日子过下去。
不到万不得已,没有人会选择离婚。
02
如何改变丈夫不尊重妻子的坏习惯?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坏习惯并不能一朝一夕间就改掉,丈夫也不可能一夜之间就洗心革面,成为谦谦君子。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妻子需要做的是协助丈夫去适应新的处事方式。
在协助的过程中,妻子必须做到的一点是:采取“零容忍”政策。这一点很关键,直接关系到丈夫是否能改掉坏习惯的成败。
懒惰的丈夫,惰性和拖延症会特别严重,不到万不得已,他们是不会改变的。
什么样的情况对丈夫来说是“万不得已”呢?就是妻子的“零容忍”。当丈夫发现妻子不再容忍时,会突然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如果面对丈夫的不尊重,妻子依旧一味地容忍和退让,那么丈夫会永远有恃无恐,因为他知道,无论他多么过分,做了多大的错事,都不会受到惩罚和不好的后果。
03
很多妻子会向别人诉苦,说自己在丈夫面前多么渺小和微不足道,说丈夫总喜欢在公共场合贬低自己,说丈夫以贬低自己为乐。
其实,这样的局面,也是妻子纵容的,妻子给丈夫营造出了一种“我没有主见、没有立场”的印象,才促使丈夫对妻子得寸进尺。
不懂得尊重妻子的丈夫,自制力比较差,会将妻子的容忍理解为软弱、好欺负,进而一步一步暴露出自私、控制,甚至是虐待的本性。
婚姻是一体的、共同的,共同的家、共同的财产、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孩子…健康长久的婚姻容不下一点点自私、控制和虐待。
04
然而,很多妻子在抱怨了一通丈夫的种种不尊重自己的行为之后,觉得情绪发泄过了,压力暂时小了,就又会开始为丈夫辩护和找借口,类似于“他工作压力已经很大了,发发脾气也是正常的,我应该让着他”、“他也只是有时候会对我不尊重而已”之类的话。
生气绝望—抱怨丈夫—气消了—为丈夫辩护找借口,这个恶性循环和心路历程,在很多长期得不到丈夫尊重的妻子的心里,上演了无数遍,使她们在“不好的婚姻”中,一呆就是很多年。
请妻子们扪心自问下面这些问题:
他有说过你一无是处、毫无价值吗?
他有在公共场合贬低、羞辱过你吗?
他总是挑你的错吗?
他有责怪过你做不好菜、干不好家务、照顾不好孩子吗?
有太多太多原本聪慧、独立、自信的女性,被困在“不好的婚姻”中,在丈夫长期的不尊重对待中,变得自卑、胆小、愚钝、唯唯诺诺。
在这种“不好的婚姻”中,丈夫永远是对的,容不得妻子的一丝反驳。妻子的任何意见和看法的苗头,都会被丈夫无情地打压。
05
导致婚姻破裂的罪魁祸首就是“不尊重”,不尊重的本质就是自私,只顾自己,不顾及另一半,很少表达善意,很少考虑另一半的需求。
然而,人并不是天生就是不尊重的,而是根据对方的反应和容忍程度,选择是否不尊重,以及可以达到哪种不尊重的程度。
也就是说,一旦妻子表现出对丈夫不尊重行为的“零容忍”,丈夫就不敢对妻子不尊重,除非他真的不想过了,蠢蠢欲动想要离婚。
否则,面对妻子的“零容忍”,丈夫会因为担心彻底激怒妻子而有所顾忌、不敢肆意妄为,从而学着尊重妻子,学着考虑妻子的感受和需求。
妻子的“零容忍”是走出“不好的婚姻”的关键。妻子对待自己和丈夫的态度,也决定了妻子在婚姻中是否能得到平等的地位。
在婚姻中,妻子要不卑不亢,一定不能软弱和退让。
妻子应该始终坚信:“好的婚姻”是夫妻彼此尊重、地位平等的
顾城,男,1956年9月24日生于北京。12岁时辍学养猪。顾城的照片(7张)“文革”前即开始写诗。1973年开始学画,次年回京在厂桥街道做木工。1977年重新开始写作。并成为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诗人。1980年初所在单位解体,失去工作,从此过漂游生活。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进行文化交流、讲学活动。1988年赴新西兰,讲授中国古典文学,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后辞职隐居激流岛。1992年重访欧美并创作。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1]获德国DAAD创作年金,在德国写作。1993 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辞世。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
顾城是朦胧诗派的主要作者,著有诗集《白昼的月亮》《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北方的孤独者之歌》《铁铃》《黑眼睛》《北岛、顾城诗选》《顾城的诗》《顾城童话寓言诗选》《顾城新诗自选集》。逝世后由父亲顾工编辑出版《顾城诗全编》。另与谢烨合著长篇小说《英儿》。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顾城的诗》。诗集《白昼的月亮》。
顾城是我国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与舒婷的典雅端丽、委婉绰约、美丽忧伤相比,顾城的诗则显得纯真无瑕、扑朔迷离。但是,在顾城充满梦幻和童稚的诗中,却充溢着一股成年人的忧伤。这忧伤虽淡淡的,但又象铅一样沉重。因为这不仅是诗人个人的忧伤,而是一代人觉醒后的忧伤,是觉醒的一代人看到眼前现实而产生的忧伤。顾城的作品集(4张)“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经历过“文革”的一代青年,对著名朦胧诗人顾城(1956年9月~1993年10月)的这两句诗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朦胧诗,是当时激动人心的思想、文学“解放”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当代新诗革新的起点。在顾城冥寿50周岁的前一年,四卷本的“顾城文学系列”首卷――《顾城文选·别有天地》近日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
顾城1962年开始写诗,1987年5月应邀赴德国参加明斯特“国际诗歌节”,随后开始周游西欧和北欧诸国,后定居新西兰,1993年10月8日,他与妻子谢烨双双死在新西兰激流岛上。
据此次“顾城文学系列”策划人刘曦强介绍,此套四卷本将延续至明年9月出完,整套文选由“顾城之城”网站站主江晓敏和顾城胞姐顾乡联合编选并注释。总计 150多万字的散文体作品,囊括了顾城旅居海外的1992年至1993年这一创作高峰期的作品,有望展示一个全面而立体的顾城。
“顾城之城”站主江晓敏是浙江温岭一所中学的高三语文老师,她于1993年阅读了诗集《海篮》开始接触顾城的诗,“1994年读《诗探索》上面顾城的朋友文昕写的《最后的顾城》,读到顾城铸脚印那个段落的那一刻,我就深深地喜欢上顾城了。后来读了几乎能搜集到的顾城的所有资料。”
顾城早期的《生命幻想曲》《分别的海》和后期的《颂歌世界?是树木游泳的力量》都让江晓敏特别喜欢。她用“真”概括了顾城为人的最大特点,“自然纯净”则是她心目中顾城诗歌的最大特点,“他的诗不是做出来的,而是从心间流出来的。读他的诗时,你忘掉了自己是人,你一会儿是瓢虫,一会儿是河流,一会儿又是石头,这是另一层面上的‘自然’”。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顾城,分享顾城优美的诗句”,江晓敏于1999年创办了“顾城之城”网站。
然而,也有不少当年的诗友,如今却不愿再重新“面对顾城”。
“关于他的事儿,我不想发表任何意见”,一位当年颇有影响力的朦胧派诗人以此拒绝受访。另一位当年和未出国前的顾城“有过比较多的交往”的诗人,则宣称正忙着写一部文化散文书稿而无暇评说旧友。
“朦胧诗”阵地《今天》的编辑徐晓在今年年初出版的著作《半生为人》中,对北岛、芒克等诗人有浓墨重彩的回忆,但谈起顾城却没有太多的印象,“当时编他的诗主要是北岛,我也只是在公开场合见过他几次而已。”
多数诗友的不愿置评,或许有众多不同的复杂原因。但顾城真的就是这样给人一种“活在自己一个人的城堡里”的感觉。
姐姐顾乡比顾城大两岁两个月零三天,顾城在她印象中的最大特点就是“不爱凑热闹”。顾城不到一岁时就会走路,“他那时干得最多的事,是走到离地不高的大穿衣镜前,对着镜子看自己”。上了幼儿园的顾城还是“不爱凑热闹”,每次顾乡去接他时,“也就不在玩闹一起的孩子群中找他,他热衷躲在一边看树或者看蚂蚁。”
顾乡回忆,从小博览群书的顾城,一次为了安慰受欺负的同学居然给人家讲起了《三国演义》的故事,并得到了“故事”的雅号。但同学们围拢着想听他讲时,“还是不容易听到他讲故事,因为他不习惯被围在中间”。“但是他又是想讲的,也很想有人听。”
在渴望与外界交流和退回内心的“心理拉锯”中,顾城只好寻求姐姐当他“一个人的听众”,姐姐没空听时,“无奈之下他就进了别的屋子,隔着床一个人对着墙讲起来”。
及至“文革”的风浪裹挟一切,顾城还是“独自在烈日下、在落叶中、在寒风里走,在古城墙上拾一枚旧币,在荒草中间找蚂蚱、蜣螂”,“高音喇叭、滚滚人流、漫天传单,对他如无一般。他嘲笑我(顾乡),痛恨我,不许我去参加集体、社会活动,认定那些事情都很无聊,而我的同学都很庸俗。”
这个活在自己“一个人的城堡”里的顾城,给人印象最深的、最常见的装束,是戴一顶高高的帽子。1992年6月在荷兰演讲时是这样,1992年12月在德国演讲时也是这样。一顶高高的帽子,在诗人的国度里,又何尝不是一顶想像中的王冠呢?他又何尝不是他自己的“王”呢?顾城后来和妻子谢烨在新西兰激流岛上养鸡种菜的生活也颇有独立王国、自给自足的意味。
在北京**学院教授崔卫平眼里,“顾城是个比较胆小的人,不是一个爱说话的人,是一个比较退却、喜欢‘坐在后面’的人。”崔卫平教授肯定顾城在朦胧诗派中“贡献是相当大的”,但对“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进行了质疑―――“声称环境黑暗而自己光明这种表述是一个任性的表达。一个人不能意识到自己身上阴影的存在、不自警是可怕的”,“在观照社会时,也要反思自己”。
《今天》杂志的重要成员刘自立,对“白话是否能写诗”表示了根本性的质疑,因此对“朦胧诗”的整体评价都不太高,他觉得,顾城“只是其中一员,也不比别人高明。”
刘自立是在不认识顾城的时候看过顾城的诗,“觉得他像个小孩儿在写诗,又有老小孩儿的成熟,但不是大人写诗。”刘自立认为,顾城的创作,一是比较注重寓意和象征,较少考虑诗歌的音乐性;二是带有某种童话色彩,有所谓“顽童”性格―――是对“文革”僵硬的思维模式的反拨,但这种“反抗”方式,是以一种孩子的方式完成的。因此,“顽童”到最后也容易失控,这和他的诗歌的不足、人格缺陷以及与社会沟通的中断,都有联系。刘自立认为,顾城试图用散文体语言赋予他的诗歌以神秘感和宗教主义,但事实上,“寻找光明”和“相信未来”,并不新鲜。
编辑本段生平
顾城,男,北京市人,原籍上海,1956年九月生于北京,1969年随父顾工下放山东广北一部队农场,1974年回北京。做过搬运工、 锯木工、借调编辑等。“文革”期间开始诗歌写作,1973年开始学画,并进入社会性作品写作阶段,1974年起于《北京文艺》、《山东文艺》、《少年文艺》等报刊零星发表作品。1977年起重新进入纯净写作,在《蒲公英》小报发表诗作后在诗歌界引起强烈反响和巨大争论,并成为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1980年初所在单位解体,失去工作,从此过漂游生活。1982年加入北京市作家协会,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进行文化交流、讲学活动。1988年赴新西兰,讲授中国古典文学,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后加入新西兰国籍并辞职隐居激流岛。1992年,获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创作年金,1993年,又获德国伯尔创作基金,在德国写作。1993年10月8日于新西兰所居岛因为离婚与其妻谢烨发生冲突,谢烨受伤倒地,过程成谜,顾城随即自杀,谢烨于其死后数小时不治。媒体捕风捉影称“顾城用斧头杀妻”,令诗人在死后从童话诗人被妖魔化成精神异常的杀人恶魔,死后蒙冤。(从顾城姐姐顾乡所做“顾城最后的十四天”中看,斧头只是偶然在场物件,跟案件根本无关。)1993年3月曾回国探亲,惨案发生时,值其夫妇从德返新西兰不久。顾城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著作主要有《黑眼睛》(198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英子》(1994年元月北京华艺出版社出版,与谢烨合著)、《灵台独语》(1994年3月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老木、阿杨编)、《顾城诗集》、《顾城童话寓言诗选》、《城》、《走了一万一千里路——顾城旧体诗、寓言诗手稿集》等,部分作品被译为英、德、法等多国文字。另有文集《生命停止的地方,灵魂在前进》,组诗《城》、《鬼进城》、《从自我到自然》、《没有目的的我》。
顾城
顾城是朦胧诗派的主要作者,著有诗集《白昼的月亮》、《舒婷、顾
这首诗很像摄影中的推拉镜头,利用"你"、"我"、"云"主观距离的变换,来显示人与人之间习惯的戒惧心理和人对自然原始的亲切感。诗人顾城远和近的赏析,我们来看看。
远和近
顾城
远和近
你,
一会儿看我,
一会儿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1980年6月
远和近赏析
(注:这是顾城写于1980年6月的一首小诗。
顾城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诗坛出现的一个著名诗歌流派——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这一类诗歌,从形式上看追求整体象征,其意象多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从内容上看追求自我价值,常有对历史、传统的批判意识和忧患意识。整体上朦胧诗正因为其意象本身的不透明性及组合时的片段性,而产生众多空白点和不确定性,也给读者预留了众多的想象的空间和思考余地,让人常读常新。
它以平凡简单的意象,朴实平易的语言,简短的诗行结构,给读者展现出最大的想象空间,赋予诗歌以无限的张力。)
对顾城的这首《远和近》的解读历来存在普遍争议,很多人直喊读不懂,而那些略微捋出些头绪人又往往只侧重其中的一个方面,诸如单纯从爱情、哲学、历史反思的角度去解读,结果往往顾此失彼。在我看来,这确实是一首表现爱情的诗,却又不单单是写爱情的,更蕴含了诗人强烈的精神寄托和追求。下面就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解读此诗:
一、单纯而复杂的特殊感情:
从诗行建构来看,顾城这首《远和近》,仅两节6行24个字,如此短小的篇幅中,“你”字却独占一行,这不得不引起人的注意,从而起到了突出强调的作用。“我觉得”也独占一行,在形式上与第一行“你”呈现一种呼应,同时暗示了“我”的一切内心活动和感觉都是以“你”为中心的,“我”从你的动作和飘忽的眼神中读出了“你”的内心。
上节主要客观描述“你”的举动,展示的是“你”的世界,是自由自在的世界;下节主要描述“我”对“你”的举动的内心感受,是完全自主的、“我”的世界,也可以说是“我”对“你”的世界的一种主观介入。而诗的基本功能是“主情”、“言志”,因而很明显,下节才是诗歌的重点。
整体来看,“你”的举动是通过“我”的眼睛才得以展示出来的,是“我”的看赋予了“你”在这首诗里的所有举动。这一方面表现了我对你一举一动、一点一滴的在乎,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我对自己内心感受的尊重。试想如果是一位完全陌生的人,“我”能如此在乎吗?
因而说这是一首表达恋情的诗,充斥于其中的感情既单纯又复杂。
二、两种距离的悖反:
在这首诗中,远与近既是物理距离,也是心理距离,物理距离可以衡量,具有固定性,而心理距离确实模糊的,不可度量的,作者把这两种不同性质,也不可比较的两种距离放到一起做比较,这本身就是一种荒谬,一种悖反。然而这也正是诗意的体现之处,因为诗意往往是从违背常理的地方开始。这种悖反的另一表现是,这远与近的对比对象“我”和“云”是异质的,不对等的,“我”是客观存在的、实实在在的人,而“云”是飘渺的、虚幻的自然物。
按常理,“你”与“云”的距离当然要比与“我”的距离远,然而“你”却让“我”觉得“你”与“我”的距离更远,这是物理感觉与心理距离的一种偷换。“你”面对“我”是那么的神秘莫测,让我捉摸不透;而当面对“云”,面对自然时确实那么的坦露无疑,感觉“你”“我”间永远都有一道无形的隔膜,阻隔着我们心灵的交流。
全诗重复运用了两个副词,“一会”的重复使用表现出你眼神的飘忽不定,似躲闪,又似刻意;“很”包含越来越的意思,重复使用则使得距离的差异感更强烈,也更清晰,带给诗无穷的余韵。
三、灵与肉的永恒冲突
用意象抒情诗现代诗的一种传统,在这首诗中,“云”是中心意象,是诗眼,它象征着别处的、梦幻的生活;“我”象征着现实真切的生活。而人总会对现实心存不满,认为美好的永远都在远处。就像诗中的“我”和“云”,象征着现实与理想,此岸与彼岸、物质与精神的冲突。
歌德说过,每个人都有两种精神:一个沉溺在爱欲之中,执拗地固执着这个尘面,另一个则猛烈地要离去尘面,向那崇高的灵的境界飞驰。灵与肉的冲突时诗歌中一个永恒的母题,因而在这首诗歌中,可以说“你”看“云”实际是在看自己内心的某种幻想,而“我”却是在看你的举动,所以“我”是在看“你”看云,所以事实上“你”就是我内心的某种幻想,“你”就像一个还没有受到任何世俗污染的纯人、真人,是我永远的梦幻和追求。
综上,这首诗是一首表现爱情的诗,但又不单单是表现爱情,还蕴藏着作者一种精神的追求和向往,揭示出人世间一个永恒不变的矛盾冲突,即灵与肉的冲突和对立。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今天》创刊于1978年,是朦胧诗的摇篮,也是当时朦胧诗派的主阵地,在它周围凝聚了一大批年青诗人,北岛、舒婷、食指、芒克、多多。他们的诗表达主观感受,从个人心灵出发,在表现手法上也广泛运用象征、隐喻与通感。1980年8月,《诗刊》刊发了一篇名为《令人气闷的“朦胧”》的文章批评这类诗歌“读不懂”,“朦胧诗”也由此得名。
创作契机
顾城在1978年年底看到贴于西单体育场外墙上的《今天》创刊号,他被上面的诗歌打动了。1980年的4 月,顾城用“古城”的署名,首次在《今天》上发表了几首小诗。同年10月,公刘在《星星》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从顾城同志的几首诗谈起》的文章,对顾城在《蒲公英》上发表的诗歌作品大加赞赏。自此,顾城在诗坛崭露头角,在各类文章中也被作为朦胧派的代表诗人提及。1980年年底,《诗刊》刊登了顾城的两首诗,其中有一首就是《远与近》。[4]
作品赏析
《远和近》表现特定心理和审美情趣,表达含蓄、精炼而内容深刻。第一节写“你”左顾右盼的行为。第-二节是写“我”的独特感觉,从表层形式上看,这是一种错觉。因为你既然能看到我,说明双方距离并不遥远,而“云”处天际,它与人的距离遥不可及。诗人透过表层形象着意揭示了一种心理距离的远和近。人与人,虽然近在咫尺,但心理却存在各种隔膜与不可逾越的鸿沟,因而觉着“很远”。而人与云、人与大自然却能沟通感情,因而觉得“很近”一亲近、融洽。诗人运用象征手法,表现了心理距离与物理距离的不和谐,表达了对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追求与向往。
诗作言简意赅,使人很容易联想到个人的生活经验,它的美就隐含在抽象的线条之中。但细细品味,冷静之中暗含一种热切的期盼,呼唤一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而由于诗人隐去了造成错觉的`原因,有意留下较大的空白,引发读者去想象, 读者的心理因素不同,这种想象图景也会不尽相同。
从诗作表达的纤细情感来看,作品好像一位腼腆人男孩的心灵独白。他爱慕一个女孩,但羞于表白,甚至连目光都不敢和女孩的目光相交,他只能趁女孩的目光转向别处时偷偷地望上一眼。在目不转睛如饥似渴的观望中,他悲哀地发现自己是那么怯懦、无助、自卑,爱情的热焰没能燃烧他内心的羞涩,他不敢让目光泄露他内心的焦灼。“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那么幽怨又那么平淡,那么焦急又那么彷徨,字里行间饱含着濡润的气息。
诗的诗眼是“远”和“近”,一个“很”字让远和近所指代的距离变得极端,要缓和、改变这种状况,需要付出相当的努力。情感的拉近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有时甚至不是两厢情愿的,它需要恰合的气氛、愉悦的心情、无畏的勇气、长久的坚持特别是明哲的智慧。距离的存在虽然让人辗转反侧、焦灼不安、无所适从,但在爱情的虚幻想象中,心上人的侧面形象最美,它激发了人内心对爱情的憧憬,这大概是爱情最有魔力的一个阶段。
一个远,一个近,引发了人类与自然、物质与精神、肉体与灵魂、存在与虚无的种种思索,还能给读者带来很多联想,唤起共鸣。它短小精悍的外质包裹着丰富的内涵,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我”和“你”。[5]
名家点评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德明《百年新诗经典导读》﹕《远和近》是一首发前人所未发的作品,它通过对方对“我”与云的距离比照来暗示某种深刻的哲理。这首诗虽然只有两节六行,但蕴藏了一个含有深意的“谬误”:在你眼里,远在天边的云显得切近,近在眼前的“我”却显得邈远。诗人这样写的用意何在呢,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顾城是想告诉读者一个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意味深长的道理。当人与人之间相互隔膜的时候,人们更能感受到自然的和善与亲近。可见,诗歌中的这个“谬误”,虽然不符合物理世界的常识,却切合了心理感觉世界的真实。这是诗人独到的生命发现与艺术创造。《远与近》,言短意长,主题突出,真可谓是一首精致之作。[6]
中国作家协会副研究员李朝全《诗歌百年经典》﹕远和近是相对的。世间的一切事物、情感和心理都是相对的。天边的云很远,然而却比站在你面前的我显得更近。这是一种心理的错位,一种心灵的隔膜。我在你跟前,你却视而不见,这是一种最远的距离。人与人之间,都可能因为疏离而变得遥不可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可能见死不救,倒地不扶,对面不识。这是社会的悲哀,还是我们人类自身生本孤独的本性使然。这首诗寓意深刻,充满了人生哲理,可以作多样的解读。[7]
湖北省咸宁学院副教授黎娜《最美的诗歌》﹕这是一首简短的小诗,语义简隽,表达集中。诗人以这一种逆反式的对比来表达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虽然彼此就在身边,但是情感疏远,态度冷漠,距离虽近,却比不上对那远在天边的云更为亲切,而在更深一个层面上,即使在亲密的人之间,也存在着远和近的问题,那是人与人心灵的距离。自然界中的距离,再遥远,也是有个度量的,可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有时是远不可测的。[8]
作者简介
作者像顾城(1956—1993)朦胧诗代表人物,1956年生于北京。1969年随父下放山东昌邑县东冢公社五年。返京后做过翻糖工、搬运工等,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国家,进行文化交流、讲学活动。1988年赴新西兰,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后辞职隐居激流岛。1992年重访欧美,1993年10月杀妻后自杀。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作品,出版有《顾城诗全编》、长篇小说《英儿》,及散文集多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