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说》现场“逼婚”单亲妈妈,反映出了什么问题?

《少年说》现场“逼婚”单亲妈妈,反映出了什么问题?,第1张

都说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但其实父母也大大低估了孩子的爱。

综艺《少年说》中,一位名叫刘洁的女生让我印象深刻。

虽然来自单亲家庭,但从刘洁身上散发出的幸福与温暖,让所有人为之动容。不过更暖心的故事还在后面,在感恩母亲多年付出后,刘洁催促母亲赶紧结婚。

"妈妈,我希望你可以一直做一个这样的小女生,一直这样幸福下去。”

台下刘洁的母亲已经哭成泪人,这么多年来为了给孩子最好的生活,这位柔弱的女人一力承担起了家庭所有的重担。

而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女儿居然为自己考虑得如此周全,在离家之前当众“逼婚”,希望自己可以找到依靠。

有网友在下面评论说:这是最感人的一次《少年说》,深沉的母爱里潜藏着成倍的孤独和委屈,读懂了,体恤了,就是幸福的基石。

其实,和深沉母爱融为一体的,还有孩子对父母最真挚的爱。对于绝大多数父母而言,孩子远比他们想象中更爱自己。

社会中有太多这样暖心的故事。

曾经湖北一个10岁的小男孩要拿压岁钱给母亲买钻戒,他的母亲因为不舍得花钱,想要带着孩子离开,这位10岁的男孩儿急得嚎啕大哭……

年仅12岁的山东男孩刘奉智上了热搜,在无人知晓的日子里,他已经做了失明母亲10余年的眼睛……

“初二男生摆地摊8天赚了1万7”的新闻在网上爆火,这位名为杨博超的小男生,赚钱的初衷只是为了给母亲买一部新手机。

类似于这样的感动实在是太多太多,很多父母在看到这样的新闻后,都感慨这都是别人家的孩子,自己的孩子永远不及格。可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之前看过一个短片, 短片中所有接受采访的妈妈都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完美,在给孩子的打分上,妈妈们都非常苛刻得只打了7分、8分,更有甚者给了不及格。

而反观短片中的孩子们,一提起自己的妈妈,他们都眉飞色舞,笑起来比吃了糖果还甜蜜。在孩子们的心里,妈妈即便是不能时时陪在自己的身边,她也是最棒的妈妈。

更有孩子对着镜头害羞地说:“想保护她。”

镜头那一侧的妈妈们也泪如雨下,这些在自己眼里全是缺点的孩子,已经想要用稚嫩的肩膀,做她们的依靠了。

和妈妈们用缺点来给孩子减分不同的是,孩子永远不假思索地给妈妈满分,因为妈妈在自己的心里永远都是最完美的。

都说父母之爱是世上最无私的爱,但孩子对父母的爱又何尝不是呢?

曾在网上听过这样一句话:不要让父母之爱,充满掠夺。太多的父母习惯于以指导者的形象,出现在孩子的日常生活里。他们不愿意倾听孩子,而希望孩子按照他们的想法去做,一旦孩子无法达到父母的期许,在父母眼中孩子就是不及格的。

但这样的父母之爱,无异于等于掠夺,不仅在掠夺孩子的亲切感,还在掠夺孩子原本灿烂的未来。

而当孩子不得不按照父母的想法去做的时候,他们往往都很沉默,甚至想要用尽全力去达到父母的期许,成为父母心中想象的模样,即便那并非是他们的梦想。

想起之前的一位朋友,当他成年后再回想为什么要选择理科,而非他所喜欢的文科时,他只是笑了笑:“我爸妈希望我读理科,读文科他们会不高兴的。”

就是在日常中那么多不经意的小细节里,孩子都在默默用自己的方式去爱父母,而父母却没有察觉。

都说父爱如山厚重,母爱如水温柔,而子女之爱往往也如春雨,润物无声。

著名的青少年心理专家李玫瑾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因方式不同,又缺少沟通,父母和孩子之间,爱的互动大多数都是无效的。

而要想打开这一困局,父母所起到的作用远远比孩子要大,成熟的三观,让父母在处理问题上更加游刃有余。亲子教育对父母来说,是最难答的一道题。虽然我们永远给不了标准答案,但为人父母一定要有以下这三种意识。

● 孩子是父母最完美的作品,但孩子的未来只掌握在自己手中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有一首著名的诗——《孩子》,其中有这样一句话:你的孩子并非是你的孩子,你能给他们爱,却不能给他们思想。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但不是父母完成人生遗憾的途径。孩子有自己的人生,父母永远不要按照自己设想的那样去规划孩子的未来。

为人父母,只守护孩子的底线,把握孩子的方向,而不参与孩子的未来。

● 父母之爱固然无私,但不代表父母“绝对正义”

几乎所有人都曾被这样一句话伤害过——“都是为你好”,其实父母所理解的好,往往不是孩子所认为的好,但很多父母都曾以爱之名,“绑架”孩子的理想和人生。

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但父母以爱为之的事情,却并非全是正确的。倾听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而不是成为孩子的思想主导者。

● 消除身份带来的优越感,以平等的姿态来面对孩子

美国心理学家威德·霍恩说:“做孩子朋友的真正含义是以平等的、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贯彻自己的教育思想。

孩子听不进去,是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最头疼的事情。其实很多时候父母之所以会面临这样的尴尬局面,往往是因为父母喜欢端着身份说话,没有办法让孩子感同身受。

摆脱掉因身份带来的优越感,回归到孩子的身边,让他彻底放松戒心,打开心扉。而当父母真的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时,父母想要传达的教育观念也能很简单深入孩子的内心了。

最后,用爆火的一首小诗《挑妈妈》来做结:

你问我出生前在做什么?我答,我在天上挑妈妈!看见你了,觉得你特别好,想做你的儿子又觉得自己可能没那个运气。没想到,第二天一早,我已经在你肚子里。

湖南卫视有一档全新的节目——《少年说》刷爆了各大社交平台,抖音,朋友圈,微博。可以说得上是很火了,当然,它确实有刷爆朋友圈的资本。

形式新颖,内容创新,播出平台优越,播出时间黄金档,更是存在版权上的争议,这么多先天优势集于一身,说实话,不爆也难

首先它最受争议的一点是:版权,日本有一档节目非常火的节目《屋顶告白》,两者形式非常相似,都是站上高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有抄袭的嫌疑,不过也有说这个节目是中日合办的,所以这点不予深究。

日本的《屋顶告白》

但是,说实话,这个确实也是它的爆点之一,有争议,有讨论,节目的热度自然会上来

其次,说说形式上,少年天台喊话,对于中国的综艺史确实是第一次,形式非常创新,也够吸人眼球,“少年”“天台”“喊话”这句话拆成三个词,每个词单撩出来都足够吸引人。

少年喊话的内容,看过的人都知道,有的非常有趣,有的非常感动,网友评论“看这个节目又笑又哭,我是疯了吗”经常看着看着就会不自觉地泪如泉涌,少年的话很天真,但是很戳心。年少无畏说出的话,幼稚却动人。

有表达兄弟情的,说实话,看这个视频,这位同学真的很可爱,当他脆生生地说出“我以后多吃饭长高高,以后换我来保护你的时候”,心都融化了,又暖心又搞笑的。

有替老师征婚的,当孩子说出“自己的老师长得又漂亮又善良”当然,这是一句病句,下面真的一片沸腾,年少无畏,有时候作为观众,会幻想如果是年少时的自己站上这样的高台,又会说什么样的话语

还有感谢自己父母的,向父母表达爱的,说实话,孩子站在高台上感谢父母时,是这个节目泪点最密集的时候,印象最深刻是“妈妈,你回来吧”那一期,真的是一听,眼泪刷的一下就落下来了。

还有那句委婉地告白“把你的高考志愿借我抄一下吧”被刷上了热搜,青春就是美好而直接啊。

当然,还有吐槽父母,老师的,印象比较深的是说“别人家的孩子”的问题还有成都的那期“妈妈是不是不爱我,你偏心”

孩子说的话是这个节目最主要,也是最精彩的地方,从孩子的发言中真的体现了很多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的,关于别人家孩子的问题,更有二胎问题的。

如果稍留意一下就会发现,“成绩”真的是这个节目的高频词,几乎每一期都会从孩子的嘴里蹦出来,这是不是也反应了一定的教育问题。

当然这也是这个节目的意义所在,看到中国少年的风采,也暴露出一定的社会问题。

有网友评价说“看日本的《屋顶告白》充满了对青春的向往,看《少年说》的时候无比庆幸自己已经长大了”,不能否认,这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看这个节目会发现,中国少年的自由度不高,受到父母的约束非常大,都有少年直接上台说“妈,我以后再也不想吃苹果了”对此父母的回应是“你看要不是从小给你吃苹果喝牛奶,你哪能长得这么帅”见微知著,仁者见仁。

如果你每一期都追下来了,你还能发现——这个节目致命点——单一与重复

形式是新颖,但是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单一,这是这个节目的局限性,决定了它的形式只能这样。

还有内容方面,特别容易重复,大多数的少年都是普通的,普通生活环境,相似的人生轨迹,稍加总结,他们喊话的内容无外乎“吐槽老师父母同学”“向父母道歉”“表达对父母老师的感谢”“说说自己的梦想”“感谢自己的同学朋友”。

少年的生活无非被这些围绕——“父母”“老师”“学校”“同学”“朋友”“成绩”

这一季节目下来,其实差不多了,就算热度再高,也不应该再继续拍下去了,当然,它目前也没说要拍下一季,就是提个建议,第二季确实是没有必要了,大家都知道这个节目的情况下,第二季的喊话能否保持初心,就像《舌尖上的中国》拍了几季就变了味,一样的道理。

PS:还有节目对一些喊话的立场有时候让我很疑惑,当女孩吐槽妈妈偏心的时候,妈妈说“心就是这么长的,本来就是偏的”的时候,我以为节目会严肃点出这点是不对,出乎意料,节目说的是“这个回答机智啊”

有时候真的搞不懂后期在想什么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1877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1
下一篇2024-02-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