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播放器哪个牌子好

便携式播放器哪个牌子好,第1张

音乐爱好者目前依然属于一个小圈子,但在这些年里的确有不断壮大之势。虽说万元以下听个响听上去像是大神们对低端玩家的鄙视,但这句话也并非全无道理。HiFi产品的确越高端越没性价比,但有人就是愿意为了那一丁点的提升花大价钱。今天就来聊聊高端发烧友必备的售价上万的5款便携前端播放器!

艾利和 SP1000 8核HiFi播放器 售价:25888元

SP1000是一款Astell&Kern旗舰产品,功能强大,是Astell&Kern技术革新后的新旗舰产品。采用八核CPU处理器,具有出色的响应和性能,高清晰度HD5显示器,创造上佳的观看体验,创新的新型多功能音量轮,等等。

SP1000的信息量很丰富,泛音和残响在整个空间中自然地表现。总体说来声音不燥,干净,乐感很不错,没有过多的修饰,基本能还原出现场本来的声音,以及耳塞本身的味道。

艾利和 AK380硬解DSD双芯HiFi播放器 售价:21999元

金菊花(乐图 PAW GOLD)和AK380两者之间,两者分别代表了国内和国外几乎顶级的随身便携前端播放器水准,前者以素质高闻名,后者以后现代的造型和超高的价格出名,也有不少玩家是在这两款机器之间选择的。

AK380是韩国Astell & Kern现阶段等级最高的随身播放器,外型设计与前代旗舰AK240相仿。

在个人看来,AK380的声音是比较注重氛围的,声音比较讨巧,声音不是偏监听的干冷,而是偏HiFi的略有失真(对比监听而言),整体的气势不错。相比用手机听歌,能硬解DSD的HiFi播放器你可以试试。

Lotoo乐图 PAW GOLD金菊花二代 售价:11999元

Lotoo是英夫美迪旗下的专业音频品牌,以录音设备闻名,对于这款售价突破万元,还是一个录音器材厂商的首款产品,而且还用了特别张扬的24K镀金元素,即便是土豪估计也会先观望一段时间。

lotoo PAW Gold之所以被冠上Gold这个词语,就是因为它赤裸裸的使用了的24K镀金转盘与转轮,这也是它最引人瞩目的地方。

关于金菊花的声音表现网上听感已经很多了,这里就不再赘述。简单总结几句:整体声音极其均衡,冷静中透出一股金碧辉煌的气势,动态大,解析力高,声音透明度和密度几乎无懈可击。对于各类音乐的演绎没有明显短板,尤其是对于器乐爵士的表现,细节之丰富、层次之清晰令人称赞。对于大编制交响乐的表现也能使听者感受到大气磅礴的临场感。

金菊花素质在随身播放器中绝对是尖子生,推力也属于最强大那一流,就算拿去跟差不多价位的台式设备死磕硬素质也未必会输。

Sony/索尼 NW-WM1Z 金砖无损音乐播放器 售价:22999元

金砖基本上代表了目前便携HiFi领域的最高水准。NW-WM1Z拿在手里第一感觉就是重,也难怪它的外号叫“金砖”。它之所以这么重,是因为其机身采用纯度达9996%的镀金无氧铜,这么做是为了降低电阻值,减少磁性影响。

NW-WM1Z证明了索尼在HiFi领域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它的价格可能有点吓人,但用的都是顶级好料,实际表现也让人满意。

这几款称的上是目前便携HiFi播放器的顶级水准,个个都是万元级“黑马”!对于真正的HiFi发烧友,售价上万的HiFi播放器,能否退烧?

Sony 在上周末由负责 Walkman 的首席工程师佐藤朝明先生在 Sony Store 华山厅举办消费者产品说明活动,而在佐藤朝明先生返日前,也与媒体进行深度访谈;佐藤朝明先生也曾在 2015 年发表 ZX2 时访台,是 Sony Wlakman 团队中" W 的佐藤 / Double Sato "中负责电子工程技术的,另一位佐藤浩朗先生则是负责调音,两人也共同经手多款旗舰 Walkman 机种,可说是 Walkman 团队的黄金拍档。

 

Sony 70 周年 Signature 系列产品测试文章:

Sony 70 周年 Signature 三部曲:金碧辉煌与沉稳低调的 WM1Z 、 WM1A 高音质随身播放机

Sony 70 周年 Signature 三部曲:在封闭设计中呈现压倒性空气感的超旗舰耳机 MDR-Z1R

Sony 70 周年 Signature 三部曲:冠上 ES 的 Sony 首款专为耳机设计的桌上型扩大机 TA-ZH1ES

ZX300 测试文章:

体现 Walkman 携带性精髓并汲取 WM1A 高音质精华, Sony Walkman ZX300动手玩

主导近代 Audio 产品的灵魂人物

佐藤朝明先生早期钻研车用音响领域,并在 Z1000 后开始加入 Walkman 团队参与开发,同时自 ZX1 起挑起高阶 Walkman 技术担当产品项目负责人大任,主导 Sony HiRes Walkman 高阶机种的发展,而他曾参与包括使用 S-Mastex MX 的 Z1000 、导入第一世代 S-Master HX 的 ZX1 、 F880 、 ZX2 ,乃至使用第二代 S-Master HX 的 WM1A 、 WM1Z 以及 ZX300 等机型,其中 ZX300 可说是由佐藤朝明先生参与开发的第一款中阶机种。

佐藤朝明先生表示,在 Walkman 进入数位化时代,音响的电子设计又更为复杂,不仅是传统声学的架构,包括无线模组,系统甚至框体结构,也都会对声音产生莫大的影响,而 Signature 系列的宗旨,就是在随身播放机与耳机系统实现”空气感",要达到宽广自然的音色,浩瀚的气势,但又要能细腻呈现绕梁余裕。

 

颠覆传统 D 类放大的 S-Master 技术

由于 WM1A 以及 WM1Z 已经推出两年余,这两款优先导入第二代 S-Mastex HX  CXD-3778GF  晶片的机种,其相关技术与特色其实在当时也有完整的报导,不过由佐藤先生再进行介绍,果然还是会有许多不为消费者所知的小秘密,这些资讯除非工程师愿意分享,否则一般情况下几乎没有机会可得知。

照片为佐藤朝明先生于 1 月 20 日消费者说明会活动照片

WM1 与 ZX300 所使用的 S-Master HX 晶片不光只是规格上的提升,佐藤先生表示,近年 Sony 音响工程师积极参加各大展会以及与消费者互动,吸取消费者意见后,以新世代行动聆听的需求重新设计,加入平衡模式下原生 DSD 解码能力,以及藉平衡输出提供更高的出力与空间感,同时也为消费者反应第一世代 S-Master HX 过于"数位声"的音色重新调音。

不同于它厂采用市售 DAC 晶片,具半导体设计能力的 Sony 自行规划了基于 D 类的专利 S-Master 数位放大架构,一般市场 D 类放大晶片虽有高效率但音质不佳,然 Sony 的 S-Master 除保有 D 类放大以最少转换保留原始声音的优点,依旧重视音质表现。而 Walkman 团队也将这项技术重新针对随身设备调整,实现独一无二的音色与技术。

 

在紧凑的 Walkman 实现独立的单端、平衡线路 左为 WM1Z 电路板平衡架构的一面,右为单端架构的一面

若有从规格上留意 Sony WM1Z 、 WM1A 与 ZX300 在单端与平衡的功率差异与它厂支援平衡输出的产品比较,会发现 Sony 在单端与平衡架构真正实现 2 倍电力、四倍出力的理论差异,而非它厂的两倍落差;能够实现理论单端与平衡出力的差异,也是因为 Sony 在单端与平衡使用完全不同的线路,而竞品是完全基于平衡架构、单端输出将左右声道地线串接设计。

竞品的作法虽然可使单端出力提升至一般单端的两倍,但除了因为架构运作还是以全平衡方式,耗电量也会与平衡输出无异外,由于是将平衡线路的地线串接,反而更容易产生串音的干扰,使得杂讯无法如平衡线路被抵销;然而 Sony 的 S-Master HX 的 D 类放大架构与线路设计,在单端的线路仍能如平衡架构使用左右声道独立的线路,亦可达到低底噪的效果。

另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是 WM1Z 、 WM1A 与 ZX300 虽支援原生 DSD 解码,却仅在平衡输出下支援,佐藤先生表示,这是由于 S-Master 架构在单端运作时,由于时脉与 DSD 的格式不同,虽理论上可支援原生解码,但会在一些特定的声音产生噪音,不过平衡就没有这样的问题,虽能透过外加讯号转换晶片在单端实现原生 DSD 解码,但 Sony 并不想如其它品牌为了强调原生 DSD 就再透过将讯号先转换类比再转数位的多次转码,故仅在声音无虞的平衡模式支援。

 

WM1Z 镀金非为视觉效果,与 WM1A 因材质特性框体结构也略异

在框体设计也有些趣闻,设计师原本不希望 WM1Z 镀金,佐藤朝明先生半开玩笑的表示设计师觉得金色有点太庸俗,然为了追求极致的音色与电器效应,镀上低阻抗、抗氧化的 24K 金是最好的选择;同时一般镀金处理都会需要经过镀镍处理,但镀镍后会发生不良的磁性效应, Sony 为此在电镀的过程还加入三层的无磁性合金镀层,就是务求完美效果。

而当时注意过 WM1A 与 WM1Z 的消费者应该也会知道,两款的机身都是由原本一倍重量的金属材质加工切割,一般会认为既然是孪生机,两者虽然材质不同,但应该会加工成相同的内部机构简化设计,不过仔细看就会发现内部有微微的不同,这也是因为考虑到 WM1Z 与 WM1A 分别采用无氧铜与铝两种,故依照两种材质抗掉落的特性规划出不同的内部加工处理。

 

浓缩 WM1 精华重现" Walkman "精髓的 ZX300

谈到去年所发表的 ZX300 ,佐藤朝明先生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表示他开发太多的高阶机种,但端看 WM1A 与 WM1Z ,虽然呈现极致的声音表现,却少了容易携带出门的优点,像是他先前每次带着 WM1Z 出差,在经过海关时常常被拦下来检查。而 ZX300 可说是继承 WM1 系列新世代高音质,以及 ZX100 轻巧好携带双重特性的"新 Walkman "。

虽定位在 WM1 之下,势必在规格与技术方面有所妥协,不过在 ZX300 导入了一些新做法、组件与机能,像是此次特别与 PCB 生产厂商协调,在 PCB 焊接 S-Master HX 晶片的焊锡,使用与连接线路相同的 Sony 独自开发的音响无铅焊锡,而非传统 PCB 生产的无铅焊锡,如此一来也进一步提升声音的品质。

此外也考虑到机身的微缩,使用小型化的石英震荡器等,同时背板虽不及 WM1 的无氧铜镀金材质,不过仍使用低阻抗的铝合金底板,同时底板仍为无氧铜镀金材质,此外也加入 WM1 系列所没有的 USB DAC 模式。

 

ZX300 因机身尺寸妥协单端、但平衡输出尽可能与 WM1A 同水准

其它用料方面,几乎可说是相当近似 WM1A ,安装电路板的底板仍为高纯度无氧铜,同样使用 OFC 线材连接主板与耳机输出孔,也在平衡输出使用 FT-CAP 音响电容(不过单端则是使用次一阶的 PRO-CAP ),也搭载自 ZX2 起在高阶机采用的镀铜电阻,使 ZX300 并非单纯是低阶版的 WM1 ,也同时是 ZX 系列正宗后继机种。

WM1 系列电路板(较大张)与 ZX300 电路板正反面的比较,可看到单端面电容变更为 PRO-CAP

不过对于耳朵比较灵敏的消费者,应该会发现虽然 ZX300 在平衡输出的表现已经相当趋近 WM1A ,但单端输出的表现则有比较显著的落差,佐藤先生表示主要的原因在于 WM1 系列的玩家反映几乎都以平衡输出为主,单端介面较为少用,考虑 ZX300 机身厚度,故做出妥协使用了 PRO-CAP ,佐藤先生也表示尽可能使用平衡线路,方可发挥 ZX300 的实力。

虽然佐藤朝明先生并非选在新品推出的周期间访台,甚至分享会花了相当多时间在介绍 Signature 系列的 WM1A 与 WM1Z ,但这也是代表 Sony 在高阶 Signature 产品线并非视为要在短期内汰换的消费性产品,且若端看 Sony 近期设计师团队在日本以及海外也都积极地与消费者接触,作为接收与汇整消费者意见,并视为开发下一代产品方针的目的也很明显。

因为索尼金砖性价比过低,且收藏价值不高,做工细节比较差,且物体本身过于笨重。索尼NW-WM1Z之所以被称为金砖,是因为其在机身内外部分都采用了大量镀金的OFC(9996%纯度的无氧铜)。没错它不仅是外部镀金,在OFC底盘、OFC机身内部依然为采用机械镀金加工。

支持,索尼Walkman NW-WM1Z支持DSD格式。索尼Walkman NW-WM1Z终于在硬件层面上支持DSD(112MHz)格式,毋须借用软解方式;全新的DSEEHX音效增强不再只是单纯地进行音质还原补正,更具备包括标准、女声、男声、打击乐以及弦乐的五种模式补正。

先前 Sony 旗下客制耳机品牌 Just Ear 在台湾推出与知名歌手 LiSA 联名的期间限定产品 XJE-MH/L1SA 后,又将在台湾提供一款虽非限定、但也相当独特的版本,其名为 XJE-MH/WM1 ,从名称就可推测出这款产品的定位相当独特, XJE-MH/WM1 是一款由 Just Ear 创办人松尾伴大与 Walkman 团队工程师联手调音、针对 Sony 70 周年发表的顶级播放机 NW-WM1 所特别调音的版本,抑或说,  XJE-MH/WM1 是 Walkman 团队认为最适合搭配 Sony 升级线与俗称"金砖"的 NW-WM1Z 的调音。

关于 NW-WM1 系列可见先前报导:Sony 70 周年 Signature 三部曲:金碧辉煌与沉稳低调的 WM1Z 、 WM1A 高音质随身播放机

关于 Just Ear 三种标准版本调音介绍可见:以职人之心打造的匠级之作,诠释三种 Sony 声音样貌的 Sony Just Ear XJE-MH2 动手玩

▲ Just Ear 的耳机有着一贯的珊瑚蓝搭配金色面板的设计

关于 Just Ear 客制耳机的特色也不再完整介绍,简单来说,由 Sony 第五代耳型职人松尾伴大所创办的 Just Ear 是当前 Sony 旗下的客制耳机品牌,以基于 13mm 动圈与平衡电枢单体的一圈一铁组合、辅以松尾伴大独创的 Ban-Dynamic 物理衰竭式分频技术,打造出集结 ,Sony 耳机技术结晶的客制化耳机产品线,系列的外观皆以珊瑚蓝的树酯构成框体,搭配金色外壳的动圈模组作为识别,耳机前端采用舒适的软质材质制作,兼具舒适与隔音。

▲ XJE-MH/WM1 旨在为搭配 Kimberkable 与 NW-WM1 提供最佳组合

当前 Just Ear 的耳机有两个主要产品线,不过由于全客制化调音的 XJE-MH1 需要由专人咨询调音,目前仅在日本市场提供,而亚洲市场则提供三种不同风格走向的 XJE-MH2 ,此次介绍的 XJE-MH/WM1 ,即是以 XJE-MH2 当中的 Listening 作为蓝本,搭配 NW-WM1 、 Sony KIMBER KABLE 升级线 MUC-M12SB1 等条件所做的特别版本。

XJE-MH2 的 Listening 特质是以 Sony 的 MDR-1 音色走向作为蓝本,以特性而言重视的是聆听与鉴赏,声音的本质较为柔和,重视人声的密度,说穿了有些许老派音乐爱好者喜欢的丰厚韵味,但也因为如此,标准的 Listening 搭上调音也着重中频的厚度,但这也意味着两者相加之后显得有点过于丰腴,若再搭上同样诉求韵味的 Kimberkable ,就更显得矫枉过正。

▲从外观与单体配置难以察觉 Just Ear 各版本调音的诀窍

当然这也只是 XJE-MH/WM1 诞生的其中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则是随着 Just Ear 由 Sony Engineering 合并回 Sony 影音部门,等同 Just Ear 以及松尾伴大又再度回归原本的组织架构,对于 Sony 而言,既然有了做为 Sony 70 周年的 NW-WM1 与新世代机种 NW-ZX300 ,以及颠覆播放机结构的 DMP-Z1 , Just Ear 也设想要为这些播放机的拥有者提供最能感受工程师调音的产品。

这也意味着, XJE-MH/WM1 是一款相当针对性的产品,是以搭配特定的设备、特定的线材最佳化的一款耳机,若在一般播放设备虽然仍显松尾伴大于单体 的实力,但音色却相当怪异,有较为独特的中频凹陷感,人声较为平淡,与标准 XJE-MH2 的肉感显著不同,当然这可能透过线材的搭配 ,然而这也就不是原本 XJE-MH/WM1 的目的了。

▲ XJE-MH/WM1 可说是为了匹配 NW-WM1 系列特质的另类" Listening "

以标准 Just Ear 线材搭配聆听 XJE-MH/WM1 ,虽仍呈现 NW-WM1Z 中频较为饱满的特质,同时空间则显得空灵、广阔,不过若对照原本的 Listening ,中频的厚度又显得有点不足,空间感又稍稍不够凝聚,对偏好 Listening 肉感、甜美声音的玩家,似乎不及选择 Listening 。

然而也别忘了 XJE-MH/WM1 的本质,除了使用 NW-WM1 播放机外,还要搭上与 KIMBER KABLE 合作的 MUC-M12SB1 升级线才是其调音的基准;换上这款着重中频表现的升级线之后, XJE-MH/WM1 更可说是完美版本的 Listening 。不仅有着包围与丰润,适中的空间感,较为慵懒的而人生凝聚的音色,确实都保有 Listening 调音的形体。

若以 Listening 搭配 NW-WM1Z ,则资讯量无法完美呈现,但若将 Listening 搭配 MUC-M12SB1 升级线,则中频又显得过于肥厚、过饱满,无法聆听高频与低频的细节。但比起 Listening , XJE-MH/WM1 搭配 MUC-M12SB1 与 NW-WM1Z ,使得 NW-WM1 声音的华丽程度与细节资讯得以发挥,

▲ XJE-MH/WM1 加上 MUC-M12SB1 是值得 NW-WM1 拥有者投资的特别版本

以  XJE-MH/WM1 搭配 MUC-M12SB1 与 NW-WM1Z 的组合,能够保有 Listening 调音该有的华丽的中频、凝聚的人声表现,且细节不仅丰富,同时每个声音之间的衔接曲线更为柔顺;更能表现如复杂乐器声的变化、歌手唱功的转折。对于已经拥有 NW-WM1Z 、又喜欢 Listen 调音的玩家, XJE-MH/WM1 更能在 NW-WM1Z 发挥为聆听音乐而生的调音走向。

XJE-MH/WM1 在日本原本是属于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期间限定版本,但此次在台湾则开放长期接单,对台湾的 NW-WM1 拥有者绝对是好消息,尤其对偏好希望整套组合都是原厂推荐的套装型玩家, NW-WM1 搭配 Kimberkable 与 XJE-MH/WM1 的组合也是最能还原 Sony Walkman 团队想呈现的声音的样貌,也省却玩家臆测原本设计师的调音方针,由 Just Ear 松尾伴大与 Sony Walkman 团队共同献上的 XJE-MH/WM1 绝对是 NW-WM1 的黄金搭档。

负责WM1Z/WM1A结构设计的工程师石崎信之表示,相较于现行支持平衡传输的插头规格,Pentaconn端子横截面面积够大,能有效降低电阻,而且强度够坚韧,可避免传统小型插头因为太紧而卡在母座

索尼Walkman NW-WM1Z的机身采用纯度达9996%的镀金无氧铜,这么做是为了降低电阻值,减少磁性影响。其扩大器与插座部分的机内线也导入Kimber Kable提供的四芯星绞线,1Z的最大输出功率可提升至上一代旗舰ZX2的4倍以上。这也可以让人想起另一家AK380的铝制和铜制版本,不过AK380的铜制版本是限量版,作用同理,售价高达3299英镑(约29367人民币)。“金砖”的机身采用了整块实心无氧铜CNC一体成型,通体被附着了镀金工艺,采用这样的工序并不是为了让你买起来感觉身份有多尊贵,而是镀金其实是非常好的防氧化手段,达到了防止铜氧化的效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24943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21
下一篇2023-12-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