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你像风走了八百里不问归期是什么意思,请说详细点解释

我爱你像风走了八百里不问归期是什么意思,请说详细点解释,第1张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喜欢一个人不管这个人怎么样,不管走到那里,对这个人的喜欢都永远不变,会一直喜欢下去,不问归期。

很多人难以理解这种分手,其实因为太爱一个人所以愿意让他过的好,也许也是一种解脱。有些人分了手还藕断丝连,甚至还可以做朋友,像当初没有在一起的样子,《欢乐颂2》里,曲姑娘只是默默的躲在角落咯,看着赵医生,那种隐忍的泪,看着让人心疼。

扩展资料:

给我们的启示

很爱很爱一个人也在一起过却因为一些因素分开的时候,只希望他过得好,既然曾经拥有,就应该坦然放弃,有时候,爱,不一定要在一起,只是希望某一天想起对方的时候,是美好的样子。

有时候一直不理解,为什么爱着彼此却要分开,也许是现实因素太多了,可是总觉得人生中最美好的那几年陪伴度过了,可是最后结婚的却是另一个人。

人们都曾在离开那一个人之后一个人经历迷茫,勇敢和疯狂,直到渐渐地把那个人藏到心底不曾提起。也许有一天,像一杯陈年老酒一样,尘封多年以后被打开,还是穿过百里小巷,深情味浓。

用来暗戳戳表白的话。意思是我以朋友的名义偷偷爱着你,至少这样不会失去你。这是主流的解释,也有很多别的解释,不过都是表白。源自抖音兴起的表白文案:你喜欢银杏吗去搜下一句,那是我想对你说的话。但事实上银杏的花语是永恒的爱,一生守候。

win10安装过程中会出现古诗词,无须更改。

1一见如故:“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这一句在升级完成之后第一次输入用户密码之后立刻出现,其出处好像已经不可考,不过常见于当前广告方案和文学作品中,浓浓的文青味,也是 Windows 10 对自己魅力的一种自信的表达。

2第一次搭讪:“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语出《论语·学而》。反映出 Window 10 在又一次新增一名用户之后的愉悦心情。

3正式表白:“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语出《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Windows 10 用这一句,还是想说明自己是“有史以来最好的 Windows“,让用户别再犹豫了,赶快叫小伙伴们一起升级吧!

4安全第一:“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语出李白《蜀道难》。这句古诗,不知能否挽回那些在 Vista 时代千方百计关闭 UAC 的用户的心。

5科技以更新为本: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语出王安石《元日》。许多用户都把 Windows 更新视作麻烦制造者,但愿此句能够改变他们对及时更新重要性的认识。

6来了就别想回去了: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语出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Windows 知道有些用户特别怀旧,一言不和就闹着回滚到旧版本,因此搬出这一句,彻底断了那些思念 Win7 故国的人的念想。

第一季:王小二VS好色僵尸之章

第1集:夜中被僵尸袭击的女**,王小二来到城市。(首播于2014年2月28日)

第2集:女警引诱行动开始,王小二误食壮阳药。(2014年3月28日播出

第3集:最终好色僵尸登场,王小二拼命拯救漂亮警花!(2014年4月11日播出)

第4集:愤怒的王小二禁术发动,好色僵尸VS王小二。(2014年4月25日播出)

第二季:神秘女僵尸袭击之章

第5集:王小二大战老板娘,充满危险的网友相亲。(2014年5月16日播出)

第6集:道术独特的奥秘,王小二初次遇见网友女僵尸。(2014年5月30日播出)

第7集:为了孩子的道术之战,阴气VS阳气的混乱大战。(2014年6月13日播出)

第三季:小二大战狐妖之章

第8集:王小二大战刘唯一,诸葛蛮子同赴鸿门宴。(2014年6月27日播出)

第9集:真狐围脖引命案,小二布阵捉狐妖。(2014年7月11日播出)

第10集:刘唯一引诱女警花,王小二除妖惊少女。(2014年7月25日播出)

第11集:小二勇救张美美,李雪惊现引猜忌。(2014年8月8日播出)

第12集:李雪保护唯一身负重伤,黄九叔意欲取代王小二。(2014年8月22日播出)

第13集:赵精华深入古墓丢魂魄,张美美被捉现真身。(2014年9月5日播出)

第14集:两只妖狐现真身,一波行尸正逼近。(2014年9月19日播出)

第四季:王小二大战行尸之章

第15集:刘唯一大闹李雪病房,杀马特周旋二行尸。(2014年10月3日播出)

第16集:行尸背叛师门引自燃,小二破戒使禁令。(2014年11月7日播出)

第五季:王小二大战左道人之章

第17集:美人双双陪同赴宴,小二脱身守护李雪。(2014年11月21日播出)

第18集:混混装神弄鬼戏弄李雪,小二挺身而出发现左道人踪迹。(2014年12月5日播出)

第19集:怪力乱神大闹豪宅,左道人终现真身。(2014年12月19日播出)

第20集:小二斗法身陷囹圄,久别重逢狐狸相救。(2015年1月2日播出)

第21集:小狐狸缠绵王小二,杀马特拜师黄九叔。(2015年1月16日播出)

第22集:黄九叔直捣转基因研究所,左道人下落浮出水面。(2015年1月30日播出)

第23集:绝招用尽九叔败阵,红狐火烧道人老巢。(2015年2月13日播出)

第24集:黑白混淆城维部队捉拿小二,火狐再次出手相救。(2015年2月27日播出)

第25集:小二求助诸葛蛮子,杀马特误入大保健。(2015年3月13日播出)

第26集:左道人伪装刺杀小二,殊死搏斗身形俱灭。(2015年3月27日播出)

第六季:王小二大战僵尸之章

第27集:僵尸复活追逐杀马特,小二负伤后宫争宠。(2015年4月10日播出)

第28集:写字楼内美女惊魂,荒郊野外僵尸逼近。(2015年4月24日播出)

第29集:杀马特智闯收费站,绿茶婊变脸如闪电。(2015年5月8日播出)

第30集:高肝强讨债战僵尸,老板娘美艳再登场。(2015年5月22日播出)

第31集:王小二僵尸大决战,小狐狸心冷欲整容。(2015年6月5日播出)

第32集:小狐狸身陷整容魔窟。(2015年7月3日播出)

第33集:魔界女王“献身”。(2015年7月17日播出)

第34集:爱越深,恨越深,小狐狸袭击王小二。(2015年7月31日播出)

第35集:齐心合力战BOSS。(2015年8月14日播出)

第36集:文青大逆袭,狐狸女神遭表白。(2015年8月28日播出)

第37集:小二天台表白,女神回心转意。(2015年9月11日播出)

第38集:小二帮婴灵投胎转世,“阳尸”变成“金刚尸”(2015年9月25日播出)

第39集:金刚尸黄泉重生(2015年10月9日播出)

第40集:你掉的是金萝莉,还是这个银萝莉(2015年10月23日播出)

第41集:生死缉凶,上演惊魂时刻(2015年11月6日播出)

第42集:小二初见丈母娘(2015年11月20日)

第43集:妖怪家族齐满堂,小狐狸无奈被逼婚(2015年12月4日播出)

第44集:上命难违,逼婚愈演愈烈!(2015年12月18日播出)

第45集:秘令宫心,金刚尸诡异附身(2016年1月5日)

第46集:追魂令·破,巨灵神兵现世降魔(2015年1月12日) 第47集:小狐狸脱险,王小二直捣贼窝(2016年1月19日)

第48集:协力查真凶,小萝莉生世之谜(2016年1月26日)

第49集:突破天际!王小二极限一挑三(2016年2月2日)

第50集:王小二被甩,自古忠义难两全(2016年2月16日)

第51集:交友需谨慎,老友叙旧露端倪(2016年2月23日)

第52集:月醉有情人,寒冬守得桃花开(2016年3月1日)

第53集:歌厅惊魂夜,大闹会场难脱身。(2016年3月8日播出)

第54集:真爱最无敌,夜总会爱的逃亡。(2016年3月15日播出)

第55集:最近还好吗,爱在心口难开。(2016年3月22日播出)

第56集:知道你爱我,恋爱试炼路漫漫(2016年3月29日)

第57集·:憧憬破灭时,追星再好终是梦(2015年4月5日播出)

第58集:胜利?失败,僵尸师傅虐全场(2016年4月12日播出)

你的身边一定有这样的例子,初恋过后不敢再恋爱的人;对感情随意,四处滥情的人;恋爱多年最终却分手的人,于是很多人都会感叹:为什么我们的爱情走不到最后?

爷辈,父辈的爱情,可能就是两个人见一面,拉板车一拉,两个人就白了头。而如今的我们,女(男)朋友换了七八个,可能也遇不到那个对的人。于是就有了“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结婚有什么用”之类的吐槽。

为什么我们的爱情走不到最后?

说真的,我也不知道,只能说几点拙见交流一下。

发自简书App

01

感情这事,不负彼此就好,想要不负此生太难。没有办法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其实是人生的常态。

昨天晚上,在听田馥甄唱的那首新歌《爱了很久的朋友》。

歌里面有句歌词听得我特别难受。

「最后我们变成爱了很久的朋友,可笑在爱到血肉模糊时候,泪水能补救,可惜到伤疤结在心头。」

一直都觉得,这是爱情里最心酸的状态了,爱到最后,我们变成了爱了很久的朋友。

不知道你们能不能懂那种感觉,就是很多年后,心知肚明站在眼前这个人,彼此都不会再相爱了,甚至连那种没办法在一起的那种怨恨、难过都没有了。

就是那种,我们不会老死不相往来,但也不会再有刻意的交集,遇见就顺其自然,是路人的那种朋友,对曾经的感情和爱也都闭口不谈。

真的很难过了。

那首歌的热评中有这样一句话:慢慢大家会明白的,无法跟喜欢的人在一起,其实是人生的常态。

看到这句话时,我的眼泪都在眼眶里打转转,真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那的确是人生的常态。

后来我问小哥哥怎么看待这句话,他跟我说,其实很正常,大多数人遇到那个心动的人都是在年少,而那时的感情又很难走到最后,所以也不难解释。

就好像是,人这一辈子,总是有得不到的东西。

发自简书App

02

爱情需要仪式感,也需要新鲜感。其次你要相信自己值得被爱。

当你最珍视的东西和最纯洁的感情岌岌可危时,你可能会开始怀疑,是不是这个世界不够好?其实世界还是原来的样子,你想要爱的,与你想要被爱的,其实都在你的心上。

不知道你有没有读过朱生豪的情书,一生挚爱宋清如,深沉冷漠的外表下却充满了爱。

“不要愁老之将至,你老了一定很可爱。而且,假如你老了十岁,我当然也同样老了十岁,世界也老了十岁,上帝也老了十岁,一切都是一样。”第一次读的时候就被这种深情所感动到。

喜欢朱生豪的可不止我一个。还记得那个在朗读者节目中因为妻子喜欢花,便买下山中老地,种满香花的老者吗?除此之外老人每天睡前都会给妻子读一读朱生豪的情诗,三天则给妻子写一首小诗,一周会给妻子拍两次相片,纪念爱情。后来董卿问过老人一句话大致是“你如此深爱你的太太,什么原因让你一定要把生活过成诗”?老人回答说“我是四川的,她是北京的,她当时要考研究生,我追她追了很久,从四川追到北京,当她放弃考研的时候,说我试一试的时候,我就知道我这辈子一定要对她好”。

突然想起玛格丽特杜拉斯在《情人》中也有写过这样一段话。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卞之琳(1910—2000),祖籍江苏溧水,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近代诗人、学者。曾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1949—1952),中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二级)享受终身制待遇;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外国文学评议组成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现任顾问;曾作客英国牛津(1947—1949)。抗日战争初年曾访问延安从事临时性教学工作、并访问太行山区前方、随军;回西南大后方后在昆明西南联大,任讲师,副教授,定级教授,1946复员至天津南开大学任职一年。

  [编辑本段]卞之琳生平

  14岁第一次买了一本冰心的诗集《繁星》,从此对新诗发生兴趣。

  1929年毕业于上海浦东中学,考入北京大学英文系。

  1930年开始写诗,此后不断发表新诗和翻译文章。

  1933年出版诗集《三秋草》。

  1935年出版《鱼目集》。

  1936年与李广田、何其芳合出《汉园集》,因此三人又被合称为汉园三诗人。

  以后,卞之琳担任了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职务,是莎士比亚和英诗翻译名家。诗作讲究音节的整饬,追求文字的奇巧,表现出当时青年知识份子对现实的不满与思考。

  抗日战争时期,卞之琳先后在四川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

  1938—1939年去延安和太行山区抗日民主根据地访问,并一度任教于鲁迅艺术文学院。此行促成他创作诗集《慰劳信集》与报告文学集《第七七二团在太行山一带》,作品歌颂了抗日战士和群众,记叙了抗日根据地部队的生活。

  1940年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

  1942年《十年诗草》出版。

  1946年到南开大学任教。次年应英国文化委员会邀请,赴牛津从事研究。

  1947年赴英国牛津大学做研究员。

  1949年回到北京,先后任职于北京大学、北大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等机构,主要从事外国文学的研究、评论和翻译。

  1951年出版诗集《翻一个浪头》。1979年出版自选诗集《雕虫纪历1930~1958》。

  1949年起,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1953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1964年后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W莎士比亚等外国作家作品的翻译、研究,著译有《莎士比亚悲剧论痕》、《英国诗选》等。此外还出版诗论集《人与诗:忆旧说新》。

  [编辑本段]卞之琳:人在风景

  ----------文/童道明

  卞先生去世前好几年就不出家门了。热心的年轻人张晓强倒不时去看望看望他,回来还告诉我们一个他的发现:"卞先生喜欢吃炸马铃薯片。""为什么?""他喜欢听马铃薯片咬碎时发出的响声。"我听了一怔,心想:卞先生真寂寞。

  写过冯至、李健吾后,还想说一说卞之琳。这三位都是人也好学问也好的老前辈,但"文革"前年轻人对他们的称呼是不一样的。我们不管当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的冯至叫冯所长,而是亲切地叫他冯至同志;李健吾是党外人士,我们尊敬地叫他李先生,或健吾先生;卞之琳呢,我们干脆叫他老卞,可是他是老前辈中最能和青年人打成一片的。

  卞先生很规矩谦和,但也常常出人意外。他是莎士比亚专家,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他却写了一部很有分量的研究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的著作---《布莱希特印象记》;他是诗人,但六十年代初他投寄给《北京晚报》的却是杂文《漏室铭》。这篇分两天登完的文章,讲述他遭遇的居室漏雨之苦,行文诙谐,怨而不怒。《北京晚报》是当时北京唯一的一家晚报,发行量极大,卞先生一时间也因此在北京老百姓中间获得了知名度。一次到医院看病,医生见到病历上的名字,就问:"您就是写《漏室铭》的吧?"卞先生哭笑不得。

  卞先生很方正、耿直,但说话爱绕弯子,有人因此觉得他说话啰嗦,但牛汉先生说:"卞先生即使啰嗦也啰嗦得可爱。"这是因为卞先生这个人可爱。

  照我说,"绕弯子"是卞先生的一个独特的思维方式。他的文章,如上边提到的《布莱希特印象记》、《漏室铭》,都被他"绕弯子"绕出了深刻的精彩。我现在想,就是他的那首名篇《断章》,好像也是有卞之琳式的"绕弯子"痕迹。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有了"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这一"绕",就默契了人与自然的联系,在桥上看风景的人,也就进入了风景之中,卞之琳于是给我们拓开了一个新的审美空间。从此我们再读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就有了"人在风景中"的联想,因为"相看两不厌"的诗人与敬亭山,都成了我们的审美物件。

  《断章》是卞之琳不朽的代表作。卞先生去世,有家报纸的标题是《写〈断章〉的人去世了》。

  [编辑本段]卞之琳《断章》诗赏析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节选四句精巧短小、明白如话,乍一看并不难懂,细思量却觉得意味无穷。诗人通过简单的几个对象:人、明月、窗子、梦,表达了世间万物相互关联、平衡相对、彼此依存的哲理。

  断章写于1935年10月,原为诗人一首长诗中的片段,后将其独立成章,因此标题名之为《断章》。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字简短、然而意蕴丰富而又朦胧的著名短诗。

  李健吾先生曾经认为,这首诗“寓有无限的悲哀,着重在‘装饰'两个字”,而诗人自己则明确指出“我的意思也是着重在‘相对'上”。对于自己和诗人的分歧,李健吾先生又说:“我的解释并不妨害我首肯作者的自白。作者的自白也并不妨害我的解释。与其看做冲突,不如说做有相成之美”(李健吾《答〈鱼目集〉作者》)。实际上,无论是诗人所自陈的“相对”,还是李健吾所指出的互相“装饰”,都是对于“确定性”的消解。“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这里的“你”,无疑是在从确定的主体视角观看“风景”,有着一定的“确定性”或“主体性”;而在“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这一诗句中,“明月”在“向你”或“为你”而存在,这里的“你”,无疑亦有着明确的“确定性”或“主体性”。很显然,该诗两节中的首句,都显示出某种确定性的“喜悦”。而每节中的第二句,却又是对“确定性”的消解。“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你”在首句所获得的“确定性”与“主体性”,却又被这两个诗句所“相对化”与“客体化”,“确定性”的“喜悦”演变为“相对性”的“悲哀”。如此种种,却又落入了“诗人”的“观看”之中,诗作以“你”这样的第二人称写成,又使前面的一切落入了另一重的“相对”。从这首诗中,我们无疑能够领略到悲哀、感伤、飘忽、空寂与凄清的复杂情绪。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能从这首诗中领悟到宇宙万物包括现实人生息息相关、互为依存的哲理性思考,却又能够获得某种人生的欣慰……。短短的四行诗句,给了我们相当丰富的感受与启示!

  在艺术上,这首诗所表现的主要是抽象而又复杂的观念与意绪,但是诗人并未进行直接的陈述与抒情,而是通过客观形象和意象的呈现,将诗意间接地加以表现。诗作有着突出的画面感与空间感,意境深邃悠远,又有着西方诗歌的暗示性,使得诗歌含蓄深沉,颇具情调。(南京师范大学何言宏)

  《断章》的主旨曾引起歧义的理解。刘西渭开始解释这首诗,着重“装饰”的意思,认为表现了一种人生的悲哀。诗人卞之琳自己撰文回答不是这样。他说:“‘装饰'的意思我不甚着重,正如在《断章》里的那一句‘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我的意思也是着重在‘相对'上。”看来,诗的“言外之旨”是不能字面上一两句话完全捕捉到的。它的深层内涵往往隐藏在意象和文字的背后。诚然如作者说明的那样,表达形而上层面上“相对”的哲学观念,是这首《断章》的主旨。

  这首短短的四行小诗,所以会在读者中产生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至今仍给人一种很强的美感,首先是因为诗人避去了抽象的说明,而创造了象征性的美的画面。画面的自然美与哲理的深邃美达到了水乳交融般的和谐统一。诗分两段独立的图景并列地展示或暗喻诗人的思想。第一幅是完整的图画:“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你”是画面的主体人物,画的中心视点。围绕他,有桥、有风景、有楼上看风景的人。作者把这些看来零乱的人和物,巧妙地组织在一个框架中,构成了一幅水墨丹青小品或构图匀称的风物素描。这幅画没有明丽的颜色,画面却配置得错落有致,透明清晰。当你被这单纯朴素的画面所吸引时,你不会忘记去追寻这图画背后的象征意义,这时才惊讶地发现作者怎样巧妙地传达了他的哲学沉思:这宇宙与人生中,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而一切事物又是互为关联的。是啊,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的时候,“你”理所当然的是看风景的主体,那些美丽的“风景”则是被看的“客体”;到了第二行诗里,就在同一个时间与空间里,人物与景物依旧,而他们的感知地位却发生了变化。同一时间里,另一个在楼上“看风景人”已经变成了“看”的主体,而“你”这个原是看风景的人物此时又变成被看的风景了,主体同时又变成了客体。为了强化这一哲学思想,诗人紧接着又推出第二节诗,这是现实与想象图景的结合:“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是画面,但已不再是一个构架里,但就大的时间与空间还是一样的。两句诗里的“装饰”,只是诗歌的一种独特的修辞法,如果写成“照进”,“进入”,就不成为诗的句子了。也许是看风景归来的人,或许径是无关的另外的人,总之这“你”可以是“他”,也可以换成“我”,这些不关重要。重要的仍是主客位置的互换所表现的相对性。第一句诗,“你”是这幅“窗边月色”图中的主体,照进窗子的“明月”是客体,殊不知就在此时此夜,你已进入哪一位朋友的好梦之中,成为他梦中的“装饰”了。那个梦见你的“别人”已成为主体,而变为梦中人的“你”,又扮起客体的角色了。诗人在隽永的图画里,传达了他智性思考所获得的人生哲理,即超越诗人情感的诗的经验:在宇宙乃至整个人生历程中,一切都能是相对的,又都是互相关联的。在感情的结合中,一刹那未尝不可以是千古;在玄学的领域里,如诗人布莱克(W·Blake)讲的“一粒砂石一个世界”,在人生与道德的领域中,生与死、喜与悲、善与恶、美与丑……等等,都不是绝对的孤立的存在,而是相对的、互相关联的。诗人想说,人洞察了这番道理,也就不会被一些世俗的观念所束缚,斤斤计较于是非有无,一时的得失哀乐,而应透悟人生与世界,获得自由与超越。

  这首《断章》完全写的是常见物、眼前景,表达的人生哲学也并非诗人的独创,读了之后却有一种新奇感,除了象征诗的“意寓象外”这一点之外,秘密在哪里呢?我以为,关键在于诗人以现代意识对人们熟悉的材料(象征寓体),作了适当的巧妙安排。诗人说过:“旧材料,甚至用烂了的材料,不一定不可以用,只要你能自出心裁,安排得当。只要是新的、聪明的安排,破布头也可以造成白纸。”诗人所说的“新的、聪明的安排”也就是新颖的艺术构思和巧妙的语言调度。《断章》中的事物都是常见的,甚至是古典诗歌中咏得烂熟的:人物、小桥、风景、楼房、窗子、明月、梦……经过作者精心的选择、调度安排,组织在两幅图景中,就产生了一种内在的关联性。两节诗分别通过“看”、“装饰”,把不相关的事物各自联在一起,内容与时序上,两节诗之间又是若即若离,可并可分,各自独立而又互相映衬,充分发挥了现代艺术的意象迭加与**蒙太奇手法的艺术功能。一首《断章》实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断章》中语言形式的安排与内容的暗示意义有一种协调的不可分离的关系。这使我们想起了一些古典诗歌名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有“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李商隐《子夜郊墅》中有:“看山对酒君思我,听鼓离城我访君”。清人陆昆曾在评解后两句用了“对举中之互文”这个说法,这两个人的两行诗,都有这种“对举互文”的特征,即前后两句主宾语在内涵上相同而在功能上却发生了互换的倒置。卞之琳《断章》语言安排即用了这样的方法。“你站在桥上看风景”和“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看”这一动词没有变,而看的主体与客体却发生了移位;“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和“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也是同样的句法。这样做的结果,不单句子的首尾相联,加强了语言的密度,主语和宾语、主体意象与客体意象的互换,增强了诗画意境的效果,在视觉与听觉上都产生了一种音义回旋的美感效果,隐喻的相对关联的哲理也得到了形象的深邃性和具体性。

  卞之琳很喜欢晚唐五代诗人、词家李商隐、温庭筠、冯延巳等人的作品。他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创造性吸收与转化的能力。翻开俞平伯先生的《唐诗选释》,我们读到冯延巳的《蝶恋花》后半阙:“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不禁惊讶地发现,《断章》中的立桥眺望、月色透窗两幅图画的意境,与冯词的“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之间,有着多么神似的联系啊!但是,卞之琳毕竟是现代诗人,他的创造性吸收与转化达到了不露痕迹的程度。我们不能简单地判断《断章》即是冯延巳《蝶恋花》中两句诗的现代口语的“稀释”,正如不能简单地认为戴望舒的《雨巷》就是李璟的“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口语的“稀释”一样。冯词《蝶恋花》写别情愁绪,没有更幽深的含义,《断章》拓展成意境相联的两幅图,画中的人物、桥头、楼上、风景、明月、以及想象中的梦境,不仅比原来两句词显得丰富多姿,且都在这些景物的状写之外寄托一种深刻的哲理思考,自然景物与人物主体的构图,造成了一种象征暗示境界。每句诗或每个意象都是在整体的组织中才起到了象征作用,甚至“断章”这个题目本身都蕴有似断似联的相对性内涵。这种幽深的思考与追求,是现代诗人所特有的。其次,冯词“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还是以写情为主,友人别后(“平林新月”之时),一种无法排遣的忧愁含于诗句之中,而卞之琳的《断章》则以传智为主,诗人已将感情“淘洗”与“升华”结晶为诗的经验,虽然是抒情诗,却表现了极大的情感的“克制”,淡化了个人的感情色彩,增添了诗的智性化倾向。诗并不去说明哲学观念,《断章》却于常见的图景中暗示了大的哲学。它包蕴了诗人对宇宙人生整体性思考的哲学命题,而“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精致、优美,却陷入了个人窄小的感情天地,不能与《断章》的意境与思想层次相比拟。第三,由于诗人“淘洗”了个人感情,即实践诗的“非个人化”,而增强了诗的普遍性。如作者说明的,由于“非个人化”,诗中的“你”可以代表或换成“我”或“他”(她),就与读者更为亲切,因为用了“你”,又使读者有一定的欣赏距离,诗人于是跳出了艺术境界的小我,诗本身的思想境界也具有了更大的开放性,为读者美丽的想象留下了更开阔的创造空间。一旦读懂了《断章》,哪一个富于想象的读者不会在自己的精神空间升起一座“灵魂的海市蜃楼”呢?

  论诗者大都把卞之琳的《断章》看作是一首意蕴艰深的哲理诗,其实作为言情诗来读,诗味才足呢!那优美如画的意境,那浓郁隽永的情思,那把玩不尽的戏味,那独出机杼的题旨,细细品来,的确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诗是这样的: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诗的上节撷取的是一幅白日游人观景的画面。它虽然写的是"看风景",但笔墨并没有挥洒在对风景的描绘上,只是不经意地露出那桥、那楼、那观景人,以及由此可以推想得出的那流水、那游船、那岸柳……它就像淡淡的水墨画把那若隐若现的虚化的背景留给读者去想像,而把画面的重心落在了看风景的桥上人和楼上人的身上,更确切地说,是落在了这两个看风景人在观景时相互之间所发生的那种极有情趣的戏剧性关系上。

  那个"站在桥上看风景"的"你",面对著眼前的美景,显然是一副心醉神迷之态,这从他竟没有注意到"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的侧面烘托上就可看出。耐人寻味的是,那个显然也是为"看风景"而来的楼上人,登临高楼,眼裏所看的竟不是风景,而是那个正"站在桥上看风景"的"你"。这楼上人为何不看风景专看"你",是什么深深迷住了那双眼,是什么深深打动了那颗心?这耐思耐品的一"看",真可谓是风流蕴藉,它使那原本恬然怡然的画面顿时春情荡漾、摇曳生姿,幻化出几多饶有情趣的戏剧性场面来:那忘情于景的"你"定是个俊逸潇洒、云游天下的少年郎,那锺情于人的楼上人定是个寂寞思春、知音难觅的多情女,一个耽于风光,憨态可掬,孰不知一举一动搅乱了几多情丝;一个含情脉脉、痴态可怜,可心中情眼中意羞言谁知?真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而在人生旅途上又有多少这样的萍水相逢、一见锺情、转瞬即逝而又经久难忘的一厢恋情啊!而诗人正是以这短短的两行诗给那电石火花般的难言之情、难绘之景留下了永恒的小照,引人回忆,激人遐想。

  诗的上节以写实的笔法曲曲传出了那隐抑未露的桥上人对风景的一片深情,以及楼上人对桥上人的无限厚意,构成了一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戏剧性场景。但多情总被无情恼,那无情的风景,那忘情于景的桥上人能否会以同样的深情厚意,来回报那锺情于己的多情之人呢?面对着生活中这司空见惯的、往往是以无可奈何的遗憾惋惜和不尽的怅惘回忆而告终的一幕,诗人在下节诗裏以别开生面的浪漫之笔给我们作了一个充溢奇幻色彩、荡漾温馨情调的美妙回答。

  时间移到了月光如洗的夜晚。桥上人和楼上人都带着各自的满足与缺憾回到了自己的休憩之所。可谁又能想到,在这一片静谧之中,白日裏人们所作的感情上的投资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回报。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这不就是自然之景对桥上人白日裏忘情于景的知遇之恩的热情回报吗?从"你"的那扇被"明月装饰了"的视窗上,我们可以想见到,此刻展现于桥上人眼际的会是一幅多么美丽迷人的月夜风光图啊!那桥、那水、那楼、那船、那柳……那窗外的一切一切都溶在这一片淡雅、轻柔、迷朦、缥缈的如织月色之中,与白日艳阳照耀下的一切相比,显得是那么神秘,那么奇妙,那么甜蜜,那么惬意。面对这月光下的美景,怎能让人相信自然之景是冷漠无情、不解人意的呢?怎能不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强烈锺爱呢?你爱自然,自然也会同样地爱你--这就是诗的理趣所在吧!

  自然之景以其特有的方式回报了桥上人的多情,而桥上人又该以怎样的方式来回报楼上人的一片美意呢?诗以"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一想像天外的神来之笔对此作了饶有情致的回答,从而使楼上人那在现实生活中本是毫无希望的单恋之情得到了惬意的宣泄。

  这个被"装饰"了的梦对於它的主人来说无疑是一次心灵奥秘的深切剖白,它再明白不过地显示了那被各种外部因素所压抑的单恋之情是多么地强烈灼人。而那桥上人之所以能由眼中人变为梦中人,不正因为他是意中人的缘故吗?诗裏虽然没有一句爱情的直露表白,但这个玫瑰色的梦又把那没有表白的爱情表现得多么热烈、显豁,而由这个梦再来反思白日裏的那一"看",不是更觉得那质朴无华的一"看"缠裹了多少风情,又是多麼激人遐思无尽吗?

  如果仅以"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构图来表现单恋之情的奇妙迷人,那就显得太平庸一般,流于俗套了。诗的精妙新奇之处就在于,这个梦的主人不仅仅是梦的主角,而且还从这场爱情角逐的主动者位置上退居下来,而那个桥上人也已不再是毫无知觉的爱的承爱者,他是以主人的姿态在梦裏扮演了一个爱的施予者的角色,他在尽其所能地"装饰"着这梦,而且,他也是在按着楼上人的心愿来"装饰"着这个梦的。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去详尽地描绘出这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奇妙梦境,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这被"装饰"了的梦一定是无比甜蜜、无比美满、无比浪漫、无比美丽的。总之,楼上人那一片落花之意,终于得到了桥上人那流水之情的热烈的、远远超过希望值的丰盛回报。在这裏,"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这句千百年来伴随人生长河,永远给人以惋惜、懊丧的格言也失去了它真理的意义。

  但梦毕竟是梦,它代替不了现实;装饰也只是装饰,它总会露出虚幻的面目。当第二天红日高照,酣梦醒来,那楼上人"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时,又该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了呢?但相信,那已经尽情地领略了"落花若有意,流水亦含情"的甜蜜梦境的楼上人,定会从常人所有的那淡淡愁绪之中解脱出来,定会以更美好的憧憬,更深沉的爱心,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去的。

  [编辑本段]诗歌选集

  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雨同我

  "天天下雨,自从你走了。"

  "自从你来了,天天下雨。"

  两地友人雨,我乐意负责。

  第三处没消息,寄一把伞去?

  我的忧愁随草绿天涯:

  鸟安於巢吗?人安於客枕?

  想在天井裏盛一只玻璃杯,

  明朝看天下雨今夜落几寸。

  入梦

  设想你自己在小病中

  (在秋天的下午)

  望著玻璃窗片上

  灰灰的天与疏疏的树影

  枕著一个远去了的人

  留下的旧枕,

  想著枕上依稀认得清的

  淡淡的湖山

  仿佛旧主的旧梦的遗痕

  仿佛风流云散的

  旧友的渺茫的行踪,

  仿佛入往事在褪色的素笺上

  正如历史的陈迹在灯下

  老人面前昏黄的古书中……

  你不会迷失吗

  在梦中的烟水?

  灯虫

  可怜以浮华为食品,

  小蠓虫在灯下纷坠,

  不甘淡如水,还要醉,

  而抛下露养的青身。

  多少艘艨艟一齐发,

  白帆篷拜倒於风涛,

  英雄们求的金羊毛,

  终成了海化的秀发。

  赞美吧,芸芸的醉仙,

  光明下得了梦死地,

  也画了佛顶的圆圈

  晓梦后看明窗净几,

  待我来把你们吹空,

  像风扫满阶的落红。

  鱼化石

  我要有你的怀抱的形状,

  我往往溶于水的线条。

  你真象镜子一样的爱我呢,

  你我都远了乃有了鱼化石。

  墙头草

  五点钟贴一角夕阳

  六点钟挂半轮灯光

  想有人把所有的日子

  就过在做做梦,看看墙

  墙头草长了又黄了

  古镇的梦

  小镇上有两种声音

  一样的寂寥∶

  白天是算命锣,

  夜里是梆子。

  敲不破别人的梦,

  做着梦似的

  瞎子在街上走,

  一步又一步。

  他知道哪一块石头低,

  哪一块石头高,

  哪一家姑娘有多大年纪。

  敲沉了别人的梦,

  做着梦似的

  更夫在街上走,

  一步又一步。

  他知道哪一块石头低,

  哪一块石头高,

  哪一家门户关得最严密。

  「三更了,你听哪,

  毛儿的爸爸,

  这小子吵得人睡不成觉,

  老在梦里哭,

  明天替他算算命吧?」

  是深夜,

  又是清冷的下午∶

  敲梆的过桥,

  敲锣的又过桥,

  不断的是桥下流水的声音。

  〖妆台(古意新拟)

  世界丰富了我的妆台,

  宛然水果店用水果包围我,

  纵不废气力而俯拾即是,

  可奈我睡起的胃口太弱?

  游丝该系上左边的担角。

  柳絮别掉下我的盆水。

  镜子,镜子,你真是可憎,

  让我先给你描两笔秀眉。

  可是从每一片鸳瓦的欢喜

  我了解了屋顶,我也明了

  一张张绿叶一大棵碧梧——

  看枝头一只弄喙的小鸟!

  给那件新袍子一个风姿吧。

  “装饰的意义在失却自己,”

  谁写给我的话呢?别想了——

  讨厌!“我完成我以完成你。”

  卞之琳:生死桥上看风景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2000年12月2日,在90大寿临近之时,又一位历史老人——卞之琳先生——溘然长逝。在“毛宁丑闻”的喧嚣中,这条新闻在报纸的一角静默地立着,仿佛先生那双冷静睿智的眼睛,看着尘世人来人往的“风景”。

  也许在新一代的年轻人中,卞之琳完全是个陌生的名字,只有中文系的学生才会在教科书上读到属于他的那短短几行文字。但我始终记得当年还是一个“文青”的时候,偶然从“诗探索”上读到他的诗歌时的狂喜。

  很多年过去了。我早已忘却当初的狂喜,但听到卞先生的仆闻,那些被现实遗弃的梦想和激情,一点点地浮出记忆……

  卞之琳在天国看风景 最后一次见到卞之琳先生

  亲爱的卞先生,您走好

  可敬的人品

  悼念诗

  一首美妙的诗

  心底的热流

  追忆卞之琳先生请这边

  卞之琳(1910年12月8日—2000年12月2日):

  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

  14岁第一次买了一本冰心的诗集《繁星》,从此对新诗发生兴趣。

  1929年毕业于上海浦东中学,考入北京大学英文系。

  1930年开始写诗,此后不断发表新诗和翻译文章。

  193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三秋草》,1935年出版《鱼目集》,1936年与李广田、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1676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20
下一篇2024-04-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