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启航英语的座机是多少

松桃启航英语的座机是多少,第1张

没记错的话是2834311 你也可以打吴老师的13668562255都是一样的最好的感觉 是刚到车站就来了自己想坐的车 刚到门口就有电梯可坐 还有就是看你的时候发现你也在看我 表白后得知你也喜欢我

《边城》故事梗概:

川湘交界的茶峒附近,主人公翠翠和她爷爷老船夫,在端午节去看龙舟赛,偶然相遇相貌英俊的青年水手傩送,傩送在翠翠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哥哥天保也喜欢上了翠翠,并提前托媒人提了亲。

兄弟俩没有按照当地风俗以决斗论胜负,而是采用公平而浪漫的唱山歌的方式表达感情,让翠翠自己从中选择。傩送是唱歌好手,天保自知唱不过弟弟,心灰意冷,断然驾船远行做生意。

碧溪边只听过一夜傩送的歌声,后来,歌却再没有响起来。原来唱歌人是傩送,老大讲出实情后便去做生意。几天后   老船夫听说老大坐水船出事去世了,不久后爷爷也去世了,翠翠一个人以渡船为生,等待着傩送的归来。

扩展资料:

故事中边城的真实地点:

边城茶峒即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边城镇,原名茶峒, 地处湘黔渝三省交界处,“一脚踏三省”。文学大师沈从文的著名中篇小说《边城》把茶峒优美的风景、善良的风俗和淳朴的人情等融为一体,勾画出田园牧歌般的边城风貌,引得国内外无数文人骚客前来观光采风,从而带动了当地旅游业。

2005年茶峒正式更名为边城镇 。为与国内其它以边城为名的地方相区别,媒体常以边城茶峒指称该地   。这里西与重庆秀山县接壤,南与贵州松桃县接壤,界以一河相隔,以土家族、苗族、汉族人口居多,具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

参考资料:

边城—    边城茶峒—

苗王城居于松桃县的正大乡境内,距今已有600余年 历史 ,一脚跨三省的苗寨只有她了,苗王城更被人们称为:"千里苗疆第一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民间绝技文化之乡”、“中国滚龙艺术之乡”、“贵州花鼓艺术之乡”等称号。新年伊始,跟着肆海云游一起去领略下我国美丽的苗族风情吧!

在远古的尧、舜时代,"三苗"被武力赶出了中原,后来一直到隋朝时,腊耳山一带的苗族才形成一支比较强大的群体,大约在唐宋时期形成了部落联盟,随着势力增大就占"地"为王。明朝初期的朱元璋以"防苗叛"为借口,向苗族地区驻兵以及徭役苗民交派各种苛捐杂税,不顺者则强行镇压。于是苗族各部落纷纷起义,苗王城于此而诞生,后经历代苗王经营,形成了以腊尔山区南长城外的"王者之城",核心区域10平方公里,一直到清朝雍正时期(1733年)"苗民归入版图"后,才停止修建。

苗王城位于县城的豹子岭,省级风景名胜区内的主要景点,整个寨子步步为营、户户相通、易守难攻就像一个八卦阵,有着相当深厚的 历史 文化底蕴。据有关专家经过详细考察后认为:此城设计攻守相备,进可攻退可守,是具有相当水平的军事构筑工事,可以与北方长城相媲美 ,是全国为数不多、保护得较好的古王城之一。

每年的春节当地群众都要开展大型的舞龙活动,你看,那条条滚龙一会儿在河边,一会儿在房屋瓦舍之间,一会儿又在学校运动场,一会儿是“双龙戏珠”,一会儿是“群龙狂舞”,再一会儿便形成了“盘龙打座”, 那娴熟的技艺再加上灵巧的动作,是否你已心动,马上要动身前来观看呢?肆海云游告诉你,时正值春节,带着你,领着她,我们一起来苗王城看“滚龙”啰!

这是到目前为止保存最完好的古寨建筑,为什么?因为这里地形独特,四面是群山,落差悬殊百余米以上,却只有一条独路可进,犹如世外桃源。

典型的高山溶洞,溶洞中流水潺潺,玉柱冰花,千姿百态,精妙绝伦,被法国的洞穴专家誉为“地下桂林”。

除此之外,你还可以到 响水洞 看看梯田,到 云落屯 欣赏美丽的风景,别忘了去看屯南那绝壁崖上悬&棺墓葬……

松桃苗族自治县(简称松桃),贵州省铜仁市辖县。成立于1956年,是国务院批准成立最早的自治县之一。

松桃地处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东麓,地处黔、湘、渝两省一市结合部,与湖南的花垣、凤凰相连接,同重庆的酉阳、秀山接壤,区位适中,交通便利,素有“黔东门户”之称。古有“地接川楚,位遏三湘”之名。

全县辖5个街道、17个镇、6个乡。总面积3409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24余平方千米以上。是铜仁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综合实力最强的一个县。

中文名称

松桃苗族自治县

外文名称

Miao Autonomous County of Songtao

别名

苗文:Sob Dob

行政区类别

自治县

所属地区

中国西南,贵州铜仁

下辖地区

蓼皋街道、长兴堡镇、寨英镇等5个街道、17个镇、6个乡

政府驻地

蓼皋街道

电话区号

0856

邮政区码

554100

地理位置

东经109°11′,北纬28°10′0

面积

3409平方公里

人口

74万万人

方言

汉语西南官话、苗语东部方言

气候条件

中亚热带湿润气候

著名景点

苗王城、潜龙洞、黔东草海、寨英古镇、头京古城、九龙湖等

机场

铜仁凤凰机场

火车站

松桃站、铜仁站

车牌代码

贵D

松桃 美食

松桃卤鸭子、松桃社饭、米豆腐

教育院校

松桃民族中学、松桃第三高级中学

市民活动中心

世昌广场、七星广场

步行街

杨芳路步行街、滨江大道休闲街

废话我就不多说了,我只给你推荐一个地儿,松桃红石林,就好像新疆那边的土林,在内地能有这样的地貌,实属难得,无论是拍照片,还是拍视频,都是一个值得去的地方。

既然是红石林!那么我们就要挑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去,等到夕阳西下的时候,金光灿灿!

为何我只推荐这一个景点,其他答题者都稀里糊涂的写一大堆,只会给提问者增加困扰!我来给你分析如下原因,为何去这里

如果你是一名中原人!

1、红石林有必要去,因为不像新疆那么遥远,去这里很方便!

2、够逼格,只要找好角度,拍摄背景大片

我是蹇小白,一名摄影旅行自媒体人,一直在路上,2019年我重新开始环游中国,带你重新认识中国!

松桃据说有十大 旅游 景点:

1寨英村古建筑群

2铜仁九龙洞

3苗王城风景区

4潜龙洞

5响水洞

6大路风雨桥

7云落屯悬棺

8寨英古镇

9云落屯

10松桃冷家坝

松桃是苗族自治县哦,记得遵循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贵州省人文与自然相遇,无论你身在何处,都会发现许多惊喜。说到苗族,你会想到西江前湖苗寨;谈到水,你会想到小气孔或黄果树瀑布;至于山脉,你会想到梵净山或万峰林。它们是代表贵州的名片,因为它们是众所周知的,所以它们容光焕发。然而,被光和未知所覆盖的利基的美丽并不逊色于您熟悉的着名景点。例如,松桃。她不是西江,但她有着深厚的苗族文化底蕴;它不是赤水,但它有一种独特的丹霞形态;它不是一块印章,而是一条像玉一样清澈的河流;这不是河流,但它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世界的露台。美丽松桃苗族自治县是中国首批五个自治县之一,于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它拥有悠久的人文 历史 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被称为“中国的文化和民间艺术之乡”,“滚龙的中国艺术之乡”,“杂技和流行中国文化之乡”,“流行之乡表演艺术中国”和“贵州花鼓艺术之乡”。翟营古城建于明代,是贵州省五大城市之一。这是一座古老的城市,融合了苗族和汉族文化,以及典型的徽州建筑风格。它被称为“小南京”,也是梵净山地区最大,最完整的建筑群。雕梁,飞角,苗族建筑和徽州建筑的绘画。老城墙,旧城门,水闸码头,老石板街,八大商业和桶房,大厅等场所依旧存在,呈现现场熙熙攘攘的一年。

松桃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铜仁市,是国务院批准成立最早的自治县之一。很不起眼,却美得低调内敛。贵州的黄果树,贵州的梵净山,贵州的赤水,贵州的苗寨风情,贵州的人文地理,无论在哪个角落,这里的一切都让人着迷。

推荐第一天去贵阳黄果树,第二天去荔波小七孔,第三天去江西千户苗寨,第四天去铜仁梵净山,第五天去镇远古镇。靠近大自然,享受大自然。

松桃的美会让你的眼睛怀孕!

松桃苗族自治县成立于1956年,是国务院批准成立最早的苗族自治县之一。位于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东麓,地处黔、湘、渝两省一市结合部,与湖南的花垣、凤凰相连接,同重庆的酉阳、秀山接壤,区位适中,交通便利,素有“黔东门户”之称。

松桃苗乡大地从来没有辜负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们,这片土地孕育了几十万人口,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它的魅力在于何处?

通过人们的细心发现和挖掘,松桃多个地方被开发,于是,松桃多了许多自然风光 旅游 景点,增添了一张张崭新的容貌。

st

松桃到底有多美?答案就从这里开始

松桃景点

响水洞

黔东草海

红石林

苗王湖

潜龙洞

乌罗桃花源

道塘水库

玛瑙山

苗岭茶园

松桃境内层峦叠蟑,云遮雾绕,其土质、气候利于茶叶树生长。再加上松桃地处联合国划定的“人与生物圈自然保留地网”的原始生态区梵净山的东北麓,土质与水质均无污染,而地下又富含硒等微量元素,适宜于生产高级绿茶。松桃有生产茶叶的悠久 历史 。据《松桃厅志》记载:唐宗以来即以茶芽入贡而久负盛名。松桃茶叶被誉为武陵之冠。

名人古迹

杨芳

简介:杨芳(1770-1846),字通逵,号诚村(寨),贵州松桃厅(今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晚清名将,贵州封侯第一人。

龙世昌

简介:龙世昌(1928--1952),苗族。战斗英雄。贵州松桃人。

戴人俊

简介:戴人俊(1869~1921),字雅澄,号良臣、文癫、饮书醉,松桃县乜江乡后洞村人。

贺增龄

简介:贺增龄(1868~1937),号梦庚,苗族,松桃县坪块乡人乜道寨人。

石柳邓

简介:石柳邓,男,清代苗族人,反抗封建压迫剥削的农民起义领袖,清乾隆二年(1737年)出生在贵州省松桃厅大塘汛大寨营一个苗族农民家庭。

吴向必

简介:吴向必,苗族。1926年12月生,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牛郎镇人。

滕久荣

简介:滕久荣(1925~1949),松桃县冷水乡渠崩人。

欧百川

简介:欧百川(1894-1970),贵州松桃人,1920年加入黔军,历任排长、事务长、营长、团长等职。

他们都是苗乡大地的大英雄,他们从未离开

只是换了一种方式与我们并存

桃城古城、镇

九龙湖苗文化圣地

九龙湖苗人古城是松桃人民文化和科学发展的智慧结晶,他以松桃 历史 文化和苗族文化融入古城建设,主要体现古朴、美观、大气、高端,也是武陵高原的一颗明珠

苗王城

苗王城,国家AAAA级景区,是西南地区苗族留存至今唯一一座保存得较好的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建筑为一体的古苗寨。

头京古城

1851-1865年间,孟溪农民起义领袖包茅仙为抗清而筑该城。

头京民谣

好座头京城,座地乌龟(地形)往上行。

后有天池来盖顶,前有四角大轿(轿顶山)抬进城;

左有尖山(山名)站得稳,右有腊山(庙)保太平。

东方金鸡(鸡公屯)寅时叫,南方锣鼓(响石板)响沉沉;

北方牦牛(岩牛庵)忙耕地,西方河水包四门。

安起田庄连五营:盘(世)营连太平营,

长(岺)营连镇(江)营,枫(秀)营五谷堆成山,

民国三十一年开长滩(集市名)。

寨英古镇

是中国 历史 上川楚之民最早进入贵州朝靓梵净山宗教朝圣的梵净东线古道必经之地,它也是迄今为止贵州省保存较完整、梵净山区域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有"梵净古都"之称。

千年古镇,留下的是 历史 文化的积淀,也是造福人的圣地!

松桃 美食

寨英米豆腐

寨英米豆腐是松桃寨英镇有史以来家家户户在春节前必做的一道食品,至今依然如故。自制完成后的米豆腐待冷却后加腊月清水贮存,随时取出切成丝状煮软后食用,味道方为最美。其特点是柔软细嫩,富有弹性,健胃消食,曾荣获“贵州省风味小吃”二等奖。

烂糊桥米豆腐

松桃烂糊桥米豆腐始产于清光绪末年,以色鲜味美出名。其主要原料,采用松桃县世昌乡响水洞“油粘”米和响水洞泉水磨浆熬煮而成,故又名“油粘鲜味米豆腐”。

锅巴粉

锅巴粉是贵州铜仁特色小吃。主要由特殊的大米(配有绿豆、花生、生菜等配料)作成,成薄纸状,绿色,切成长条状后煮食。

卤鸭

卤鸭是一道地方名菜,属于沪菜或者浙菜,主要原料是鸭肉。色泽红润光亮,卤汁稠浓醇口,肉质鲜嫩香甜。鸭肉中的脂肪酸熔点低,易于消化。民间认为鸭是"补虚劳的圣药",对老年性肺结核、糖尿病、脾虚水肿、慢性支气管炎等有辅助疗效。

蒿菜粑

蒿菜粑,又叫清明粑、绵菜粑,是贵州和湖南湘西自治州百姓喜爱的一种食品,也是祭祀祖宗的一种常备佳品。清明时节,家家都要做上几碗米的粑,既供先人歆享,又可为今人品尝,其乐融融。

牛肝菌

牛肝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该菌菌体较大,肉肥厚,柄粗壮,食味香甜可口,营养丰富,是一种世界性著名食用菌。

紫薯

紫薯又叫黑薯,薯肉呈紫色至深紫色。它除了具有普通红薯的营养成分外,还富含硒元素和花青素。紫薯为花青素的主要原料之一。

苗乡社饭

社饭自古有之,是中国汉、土家、苗、侗族等民族祭祀社稷的一种食品。 吃社饭,主要在社日(即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进行,民间习惯称为"过社"、"拦社"等。戊日属土,所以这天是祭祀土地菩萨的日子,人们以祈年景顺利,五谷丰登,家运祥和。

健康 食品分为绿色、**、紫色天然生长食品

多吃对人的 健康 起到很大作用

松桃水果“库”

太平的草莓、葡萄

大坪的猕猴桃、桑葚、无花果

世昌乡的空心李、桃

寨英水源的水蜜桃、黄桃

松桃土屯的西瓜

盘信老屋村的樱桃

来到松桃请别错过摘果子的好去处

松桃

一栋栋高楼大厦让松桃变得更加华丽;一粒粒 健康 食品让松桃人更加 健康 ;一处处 旅游 好景点便让松桃人能在自己的家乡欣赏景色

历史 是人创造的,有了他们松桃 历史 文化底蕴变得更加深厚而坚固;有了苗乡本土歌手,他们把松桃谱成一首首歌曲松桃变得更加动听了;有了松桃现代诗人、散文家松桃变成了美丽的诗;有了松桃的大画家松桃变成了魅力不重样的一幅幅画

1地理位置

贵州松桃(全称松桃苗族自治县)属于贵州省铜仁市,位于贵州省东北边缘,与重庆、湖南接壤。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滚龙艺术乡”、“中国民间绝技文化艺术之乡”、“贵州花鼓艺术之乡”等。

2 旅游 景点

苗王城:国家4A级 旅游 景区,建于明洪武初年,依山傍水,前后建有六个古兵寨,也是古代的防御设施。分为东城西城,有四个城门,是一座很典型具有当地特色的苗疆古城。

红石林:位于松桃盘石乡,分布着一万多亩的红石林,形成 历史 大约有45亿年,2005年被批为国家地质公园,是我国唯一的红色碳酸岩石林,被誉为“武陵第一奇观”。

梵净山:梵净山是贵州第一名山,“武陵第一峰”,最高峰凤凰山海拔2574米,朝拜地老金顶2494米,新金顶2336米。

潜龙洞:潜龙洞位于松桃乌罗镇黔龙村,潜龙洞距松桃县城60公里、距铜仁火车站仅35元车票,松桃孟溪火车站30公里、大兴机场100公里,海拔1300米左右,是典型的高山溶洞。

松桃苗族自治县是中国贵州省铜仁市下辖的自治县,成立于1956年,是国务院批准成立最早的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部,接临梵净山、邻接重庆市、湖南省。有一脚踏三县之说。全县面积3400平方公里,人口65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41%。当地苗族使用苗语、湘西方言,盛产镁矿,有中国镁都的称号。

只有松桃才有的“四面鼓”,鼓有四面寓意四季平安,拥有苗族的花鼓舞绝技绝活,苗族滚龙等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吃的有松桃卤鸭子、松桃社饭、米豆腐等

说实话,经济不怎么样,但胜在风景秀丽,未来可大量发展 旅游 业。

松桃靠近梵净山,凭着梵净山地名气就能吸引大量地游人,再加上松桃苗寨文化,也很能吸引游客。

松桃在地理位置上不是那么占优势,紧临三省,山路崎岖。据说国家现在要建一条渝湘高铁线,松桃就在这个线上。如果高铁通了,那对当地经济带动是非常好的。借助建设中的高铁,将这些贫困得地方连接起来,让本来就有 历史 文化的县城、古镇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国人眼前,让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 也为当地普通人提供许许多多地机会。

搭上了西部经济大开发的便车后,现在 的松桃比以前好很多,通过政府扶持和 旅游 业兴起,普通人又有了新的谋生出路,只要脑子灵活不愁赚不到钱。

如果要出去旅行,还是可以去体验一番苗寨风情。

金山银山,不如秀丽江山。

这才是我们中华民族能传承千年的瑰宝。

  苗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人口众多,分布辽阔,湘西苗族属其中之一部。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苗族在服饰、节庆、婚嫁、丧葬、娱乐、礼节、禁忌、饮食等方面,形成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一、服 饰

  湘西苗族的古代服饰,男女差别很小,一律是"色彩斑澜";上身穿花衣,下着百褶裙,头蓄长发,包赭色花帕,脚着船形花鞋,佩以各种银饰。

  清代雍正年间"改土归流",政府指令"服饰宜分男女"之后,变化较大,甚至有很多人全换上汉人服装。如今天的永顺、龙山等县的苗族,其服饰与汉族已无分别。但在花垣、保靖、凤凰、吉首、古丈、泸溪等县境内,苗族的服饰尚有特色。

  苗族男子的衣饰较为简单;头缠布帕,身穿对襟衣,衣袖长而小,裤简短而大,喜包青色裹脚。头帕有青帕和花帕两种,帕长一丈以上,有多至三丈的。缠戴时多成斜十字形,大如斗笠,衣服的颜色有花格、全青、全蓝等,其中以花格布衣最有特色。衣扣一般为七颗。有的青年男子,为使人欣羡自己的富有和豪爽,穿衣多到七件。最外层的衣服只扣最下边的一对纽扣,第二层衣服扣下面两对纽扣以此类推,一直到扣完最里层的七对纽扣为止。这样,层层新衣全能由外看出,别有一种情趣。

  与苗族男子的简单衣着相反,苗族妇女的服饰十分精美复杂。

  头帕:苗族妇女的头帕,因地而异。凤凰县境内的苗族妇女多加包短帕一珙,长三尺多,由额头包至脑后,连耳朵都包在内面。花垣等县境内的苗族妇女喜用黑帕(父母去世者戴白帕),折叠整齐,包得平平正正,不偏不斜,末挽一道,恰齐额眉。吉首县境内的苗族妇女头帕较杂,与凤凰县相接的地区包花帕,与花垣县相邻的地区包黑帕。泸溪、古丈和吉首东部地区的苗族妇女则包白色头帕。帕上绣有四对青色花蝶,朴素美观,独具风韵。所谓"头上帕子四个角,四个角上绣飞蛾",说的就是这种白帕。

  首饰:苗族妇女的首饰,造型精美,种类繁多。以制作的原材料分,有金饰、银饰、铜饰、铝饰、玉饰等,而以银饰最为普遍。从佩戴的部位分:有银帽、银盆、凤冠、苏山耳环、项圈、手镯、戒指、牙签、扣绊等,而以手镯和戒指必须常戴。从造型上分,仅耳环一项,就有瓜子吊耳环、石榴耳环、梅花针耳环、圈圈耳环、龙头耳环、梅花吊瓜子耳环、耙粑耳环、龙头瓜子吊耳环等等。

  衣裤及其他:苗族妇女的衣服,过腰大而长,衣袖大而短,没有衣领。袖口之大,约在一尺以上。胸前及袖口,习惯要滚边、绣花或缕纱,并要加上栏杆花瓣于其问。有的还需在开岔和放摆前后两面的边缘刺绣挖云钩。衣服式样一律是满襟,无对襟式。制作一套苗族妇女的衣裤,缝工、绣工精致的,需工日数十。裤子较短,裤脚较大。裤筒边缘的滚边、绣花或数纱与衣服相同。礼裙长而宽,下脚沿边满绣花纹,并滚栏杆及大小花瓣,五光十色,焯耀眩目。鞋子满绣花,头尖口大,后跟上耳,以便穿着。

  解放后,在一些苗汉杂居地区,苗族服饰受汉族的影响较大,一些青年已改着汉装。

二、节 庆

  湘西苗族的节庆较多,活动规模大。其中最富有代表性的有:

  1赶年场。农历正月,湘西苗族人民最热心的是赶年场,其日期由各地自行约定。赶年场。那天,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身着节日盛装,互相邀约,成群结队去赶场。年场上,人流如潮,熙熙攘攘,异常热闹。人们不但可以进行物资交流,还可以参加或观看打秋千、舞狮子、玩龙灯、上刀梯等活动,青年男女也多利用这种机会,物侣,谈情说爱。歌郎歌娘更是大显身手,三五结伴,说古道今,引吭高歌,互相唱和,或盘根,或祝贺,或叙述传统故事,或即兴演唱新词。唱的人愈唱兴致愈高,听的人愈听精神愈振。即使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年场也要如期举行。

  2三月三。这是湘西苗族的传统歌舞节。这一天,苗族人民自动集中到约定的歌场上,参加对歌、听歌、跳舞、观舞,尽情欢乐。

  3赶清明。这是湘西苗族特有的大型歌节,又称"清明歌会"。相传,因苗族多散居在偏僻的崇山峻岭之中,一切日常用品都必须到比较远的汉区赶场交换,常常受骗。所以,苗族人民便相约以清明节这一天作为自己的场期,互相交换物资,同时会见亲友。这样。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今天的"清明歌会"了。

  清明歌会均有传统的中心会场。吉首市东部的苗族人民赶清明,其中心会场每年都在丹青的清明场上。到时,苗族歌手以手托腮,引吭高歌,你唱我和,喜气洋洋。有的唱到夜幕降临仍不肯散会,一直唱到通宵达旦。

  4看龙场。每年从农历三月谷雨那一天算起,逢辰便是看龙El,习惯称做看头龙后十二天又轮转到辰日,再逢看龙之日,男女老少,均休息一天,踊跃参加。若在这天干了农活,就属于犯忌。因此,苗族人民对于"看龙"的事,非常重视。

  5四月八。"四月八"是凤凰县落潮井乡一个小山头的名称。传说古代有一个名叫"亚宜"的苗族首领,领导苗民向统治者进行斗争。他曾组织各寨苗族头人在现在的"喝血坳"地方喝鸡血,发誓共同联合,战斗到底。并约定四月八日在某山头聚众起义。起义后,义军连连获胜,一直打到了四川、贵州。第二年的四月八日,亚宜不辛战死在贵阳市的喷水池附近。苗族人民为了纪念这位民族英雄,便于每年的四月八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追思亚宜的业绩,为战死者扫墓。清代乾嘉苗民起义后,统治者禁止湘西苗族人民举行这一活动,致使苗族人民失去了一个 极其有意义的传统节日。解放后经国家民委批准,将"四月八"定为苗族统一的节日。

  6六月六。这是远古遗俗,是苗族人民纪念六个男女祖先,希望自己也能生六男六女,繁衍后代的祭祖活动。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这一天,凤凰县落潮井一带的苗族人民都要在勾良山上举行盛大歌会。邻近的花垣、吉首等县和贵州的松桃、铜仁等地的苗族人民也都前来参加。到会人数常常达两三万人之多。

  7七月七。这是苗族的传统鼓会,以吉首、矮寨坡、古丈穿洞一带最为流行。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苗族人民便穿着一新,欢聚鼓场,击节敲鼓,翩翩起舞,纵情欢乐。

  8赶秋。赶秋是湘西苗族的大型喜庆节日之一。每年的"立秋"这一天,苗族人民都要停止农活,身穿节日盛装,邀友结伴,兴高彩烈地从四面八方涌向秋场,参加或观看各种文娱活动。传统的秋场有吉首县的矮寨场、花垣县的麻栗场、凤凰县的勾良山、泸溪县的潭溪和梁家潭等地。这一天,秋场上人群摩肩擦踵,四周山坡,人影晃动,花团锦簇,歌音袅袅,笑语盈盈,十分热闹。

  赶秋的由来,有的说是赶"立秋日",有的说是"赶秋千"。相传很久以前,苗寨有个名叫巴贵。达惹的青年,为人正直,英武善射,深受众人仰慕。一天,他外出打猎,见一山鹰从空中掠过,便唾手拉弓,一箭射中了那只山鹰,同时坠下了一只花鞋。这只花鞋,绣工极为精巧,一看就知道是出自聪明美丽的苗家姑娘之手。巴贵达惹决意要找到这只花鞋的主人,在乡亲的帮助下,他设计、制造了一种可以同时坐八个人的风车形秋千,取名"八人秋"。立秋这天,他邀约远近村寨的男女前来打秋取乐。打秋千本是苗族姑娘最喜爱的活动,巴贵达惹想,那个做花鞋的姑娘,一定会来。果然,巴贵达惹的愿望实现了。在秋场上,他找到那只花鞋的主人--美丽的姑娘七娘。他俩通过对唱苗歌而建立感情,结成夫妻,生活十分美满。从那之后,人们沿袭此例,一年一度地举行这种活动,择配佳偶,形成"赶秋"盛会。

  9樱桃会。苗山多樱桃树,每当春季樱桃成熟之时,苗族青年男女便相约聚会在樱桃林中唱和山歌,进行社交活动。此种活动,苗语叫做"柳比娃",用汉语直译的意思是"摘樱桃"。以花垣县和保靖县一些苗寨最为盛行。

  10跳香会。跳香会流行于吉首、古丈、泸溪和沅陵一带,举行此会时,以跳舞为主,兼及其它游艺活动。

  苗族是一个古老而又多姿多彩的民族,自称"木"、"蒙"、"达木"、"达吉"。他称有几种情况,一是以服饰颜色而称"红苗"、"花苗"、"白苗"、"黑苗"等;二是以住地或种植的作物而称"高地苗"、"八寨苗"、"栽姜苗"等;三是旧时代统治者对他们的侮称,如"生苗"、"熟苗"、"麻布苗"等。新中国成立后统称"苗族"。广西的苗族占全国苗族人口55%,占广西人口1%,在广西各族人口中排在汉、壮、瑶族之后位居第四。全国苗族的主要分 布地在贵州和湖南,广西的苗族主要居住在与湖南、贵州、云南接界的广西北部、西北 部和西部的山区。苗族最大的特点是盛产各种木材和土特产,保持灿烂古朴的民族传统文化。

  苗族经典文化

  苗族文化

  苗族有丰富的民间文学。由于数千年来没有文字,这种文学仅能以口头进行创作、表演和承传,因此口头文学就成了苗族文学最普遍的表现形式,其数量浩如烟海。在众多的口头文学中,又有诗歌、故事、寓言、谜语、笑话、顺口溜等形式。

  苗族诗歌讲求音韵,有五言体、七言体、长短句。语言简练和谐、匀称,通谷易懂,能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是苗族民间文学的最重要表现形式,使用范围极广。如至亲好友迎来送往,男女间谈情说爱,甚至做媒说亲,调解纠纷,制订乡规民约,教育子女,叙述家谱、家规,有时也用诗歌表达。劳动时也用诗歌来助兴,劳动之余又借诗歌来消除疲劳。

  创世歌:是一种很古老的神话故事歌,主要是叙述天地日月的起源,万物的产生。这类歌有《开天辟地歌》、《万物起源歌》等。

  祖先歌:主要叙述人类的产生,民族的来源和迁徙,如《人类起源歌》、《洪水滔天》等。这类歌主题思想积极进取,在相当程度上曲折地反映了真实的历史,有史料研究价值。

  婚姻歌:反映了苗族由氏族内婚到氏族外婚,由母系制到父系制的演变过程,是研究婚姻史不可多得的材料。其中较着名的有各地普遍流传的《兄妹结婚》,黔东南的《开亲歌》、《男妇出嫁》、《换嫁歌》(女子换男子出嫁),黔北遵义地区的《接女婿》、《送亲歌》等。

  迁徙歌:在苗族中大量存在。各地苗族都有自己的迁徙史,因而都有自己的迁徙歌。其中着名的有黔东南的《跋山涉水》,松桃、铜仁地区的《修相修玛》,黔西北的《杨鲁话》,贵阳地区的《格罗格桑》等。松桃和黔东南的迁徙歌,反映场面宏大,表述了人与人和人与自然斗争的激烈情况。是一部英雄的史诗,对研究苗族历史很有价值。

  理歌、议榔词:反映了苗族古代社会组织情况,主要是叙述各种社会伦理、行为规范,规劝人们去恶从善。

  生产劳动歌:各地都有。其中以黔东南的最为完整,如《刺绣歌》、《种棉歌》、《纺纱织布歌》、《蜡染歌》、《造酒歌》、《造船歌》等。主题思想积极,多是鼓励人们努力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作品。

  苦歌:是叙述阶级和民族的诗歌。有控诉土司的,有控诉地主恶霸的,也有许多是怒斥官府的。

  起义斗争歌:又称反歌,多是控诉旧和歌颂人民的反抗斗争。如黔东南的,张秀眉之歌》、黔南的《柳天成》、黔西北的《陶新春》,都很有代表性。这类歌情调激昂,富于战斗精神。

  情歌: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时所唱的歌。用词含蓄优美,富于抒情。有表白式、问答式等,多是托物言情。

  由于没有文字,苗族的书面文学,在历史上多用汉文来创作,数量微乎其微。在建国前仅湖南、川东一带发现较多。近年来,贵州也陆续发现了一些苗族文人诗文。清康熙年间,今道真县小里梅江贡生张应迁、张应松、张懿德、张满德,一族四人皆有文誉,共着有《荫语山房诗稿》。锦屏县亮江乡也发现了清代苗族文人龙绍讷的诗文,其中1878年刊印的《亮川集》四卷,收集了作者主要诗词和杂文。内容多是描写苗乡侗寨的风土人情,有浓烈的乡土风味。民国年间雷山县着名的苗族学者梁聚五也写了一些诗文。他的政论文充满了被民族的感情,披露了少数民族政治上的无权和经济上的盆困状况。建国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培养下,苗族开始有了自己的书面文学创作队伍,涌现了一批苗族作家,他们的着作有许多在国内获奖,有的被翻译介绍到国外,受到好评。在民间文学的研究、搜集、整理、翻译、出版方面,也有一批自己的人才,并取得了许多成就。

  音乐

  苗族音乐,有民歌曲调、芦笙曲调、唢呐曲调和箫琴曲调等,其中最普遍的是民歌曲调和芦笙曲调。

  史歌:多为中老年人演唱,带有朗诵形式,往往是唱一段,道白一段。歌词也很长,少的有几十行几百行,多的千行万行以上。如《开天辟地歌》、《祖先迁徙歌》、《婚姻根源歌》、《理歌》等等。史歌以黔东南的最完整,也最有代表性,其曲调浑厚,拍节分明,矫健刚劲。

  情歌:是民歌的一种,为青年男女所唱。曲调很多,旋律柔和优美,调意富于抒情,一般是低声对唱。有些地方如六枝、晴隆的苗族情歌,还具有高吭豪放的特点。

  飞歌:以其唱腔高吭、声调宏亮而得名。一般是青年男女交际时对唱。也有的是劳动之余,为表达心情愉快,即兴独唱,也有多人合唱。听者虽相隔数百米,也能把歌词听得分明。这类歌以黔东南地区最为着名。

  丧歌:是对老年人正常死亡的一种悼曲。曲调悲戚,词意凄楚。歌者唱到悲恸时,常常声泪俱下,听者往往泪如泉涌。黔东南、黔中南、黔西北、黔北等地苗族均有。六盘水苗族的悼歌曲调更为着名。

  苗族音乐曲调大多是承袭传统唱法,着名歌手的主要成就不在于曲调的更新,而在于歌词的创作修饰与提高,所以曲调的变化很少。各地都有着名的歌师。已故的黔东南雷山县苗族歌手唐德海,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熟练地掌握了苗族传统的古歌和民歌的唱法,能唱好几种民歌曲调。他创作的歌词有数千首,其中仅苗汉对照新歌就有1300多首。

  乐器

  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传统乐器,古代在所有苗族中都很盛行。近代以来,除湘鄂川黔四省边区苗族已完全失传外,其余各地苗族仍普遍使用。芦笙曲调也是苗族音乐中最有代表性的曲调,且往往因地而异。传统曲调有舞曲、代歌曲、问讯曲、祭祀曲等几种,每种又有若干曲牌。舞曲的节奏较轻快,给人以明显的抑扬顿挫之感。代歌曲曲调柔和婉转,带有尾声。问讯曲曲调缓款,节奏明朗。

  除芦笙外,还有唢呐、芒筒、琴、箫、笛、锣、鼓。唢呐各地都普遍使用,并配有大号和皮鼓。在松桃、铜仁、思南地区,唢呐使用较广,是这一带苗族代表性的乐器,节日、喜庆时多喜吹奏,有三十多个曲牌,其它地区主要是办丧事吹奏丧歌时使用。芒筒,流行于雷山、丹寨等县,其构造是用独管安上铜簧,穿入竹筒即成。大的用树干挖空而成,长约六尺,直径约六七寸,小的用二三尺长、直径约三四寸的竹筒做成,吹奏起来起到低沉音响作用。箫、笛、系用单枝小竹做成,一般只有五音。铜鼓,除松桃、铜仁、思南等地已不用外,其它地区仍然使用,以雷山、台江、麻江、平塘等县为多。琴,在苗族中不普遍,只威宁、台江有月琴,丹寨地区有古瓢琴。贵州西部还有竹制的口琴,长约三寸。锣、鼓,各地普遍有,大小不一,多在节日时使用。

  舞蹈

  芦笙舞:是除铜仁地区以外全省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传统节目,历史悠久,北宋时已进入朝廷表演。大的队形主要有两排一字形和圆形两种。由数十名青年男子在前吹笙引导,数十名至百余青年妇女踏着芦笙拍节,跟随于后,进三步退一步,围绕场地循序而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1651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20
下一篇2024-04-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