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名字大全

女孩名字大全,第1张

希望孩子茁壮成长,人如其名,快乐的长大成人,建议如下: 晟涵 (涵:包容) 梦舒 (舒:舒畅) 秀影 (秀丽身影) 墨茹 (茹:柔软) 海琼 (琼:美玉) 雪娴 (娴:娴淑) 梦梵 (梵:清净) 笑薇 (微笑) 瑾梅 (瑾:美玉) 晟楠 (晟:光耀,炽热 楠:坚固 (谐音胜男)) 歆婷 (歆:心悦,欢愉 婷:美好) 思颖 (颖:聪颖) 欣然 (欣:高兴) 可岚 (岚:早上山中的雾气) 天瑜 (瑜:美玉 ) 婧琪 (婧:女子有才 琪:美玉) 媛馨 (媛:美好) 玥婷 (玥:传说中一种神珠 婷:美好) 滢心 (滢:清澈) 雪馨 (馨:香气) 姝瑗 (姝:美丽,美好 瑗:璧玉) 颖娟 (颖:聪颖 娟:娟秀,秀美) 歆瑶 (歆:心悦,欢愉 瑶:美玉) 凌菲 (菲:草木的香气很浓) 钰琪 (钰:宝物,珍宝 琪:美玉) 婧宸 (婧:女子有才 宸:古代君王的代称) 靖瑶 (靖:平安 瑶:美玉) 瑾萱 (瑾:美玉 萱:传说中一种忘忧的草) 佑怡 (怡:好心情) 婳祎 (婳:形容女子娴静美好 祎:形容事物美好) 檀雅 (檀:植物 雅:正规) 若翾 (翾:飞翔) 熙雯 (熙:光明 雯:成花纹的云彩) 语嫣 (嫣:美好鲜艳) 若雨(像雨一样,诗意唯美) 静香(文静,象明朝时期的香妃一样美丽,文雅,贞烈) 梦洁(一个梦幻般的女孩,心地善良,纯洁) 凌薇(气势、朝气都凌人,薇,祝她将来成为一代名人) 美莲(美丽如莲花一样,还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 雅静(优雅文静) 雪丽(美丽如雪) 依娜(有伊人风采,娜一般指姑娘美丽,婀娜多姿嘛) 雅芙(文雅,如出水芙蓉一般) 雨婷(温柔,聪明,漂亮) 昭雪(昭:充满活力,是一个阳光女孩。雪:愿她象雪一样纯洁、美丽。) 倩雪(即前雪,也就是雪天出生的可爱公主啦) 玉珍(象玉一般美丽,珍珠一样令人喜爱) 茹雪(茹,谐音如;全名意思是想雪一般纯洁,善良) 正梅(为人正直,能承受各种打击) 美琳(美丽,善良,活泼) 欢馨(快乐,与家人生活得非常温馨) 优璇(优,各个方面都很优秀;璇,像美玉一样美丽,受人欢迎) 雨嘉(雨,纯洁;嘉,优秀) 娅楠(娅,谐音雅,文雅;楠只是名字好听) 明美(明白事理,长得标志美丽,有着花容月貌) 可馨(一个美丽的可人儿。能与家人生活得非常温馨) 惠茜(贤惠,茜只是名字好听) 漫妮(生活浪漫,妮是对女孩的称呼,没什么意义) 香茹(香,死后留香百世,茹,没什么大意义) 月婵(比貂禅还漂亮美丽,比月光还温柔) 嫦曦(像嫦娥一样有着绝世美丽容貌,像晨曦一样朝气蓬勃,有精神) 静香(文静,象明朝时期的香妃一样美丽,文雅,贞烈) 梦洁(一个梦幻般的女孩,心地善良,纯洁) 凌薇(气势、朝气都凌人,薇,祝她将来成为一代名人) 美莲(美丽如莲花一样,还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 雅静(优雅文静) 雪丽(美丽如雪) 依娜(有伊人风采,娜一般指姑娘美丽,婀娜多姿嘛) 雅芙(文雅,如出水芙蓉一般) 雨婷(温柔,聪明,漂亮) 怡香(香气怡人) 韵寒(即蕴涵) 莉姿(具有公主或王后的一切风度与姿色) 梦璐(如梦幻般的女孩,璐,谐音露,露字为日月结合的灵之美智慧且不夸张) 沛玲(精神充沛,小巧玲珑) 灵芸(在古代,有一个叫薛灵芸的少女,长得容华绝世,貌赛貂禅,他被当时的皇帝曹丕看中,欲召她进宫做宠妃,愿您的女儿也象她一样美丽,双手灵巧) 欣妍(开心愉快,妍是美丽) 曼婷 婷:美好 雪慧 冰雪聪慧 淑颖 贤淑,聪颖 钰彤 钰:美玉 彤:红色 璟雯 璟:玉的光彩 雯:色彩斑斓的云,多用于人名 天瑜 瑜:美玉 婧琪 婧:女子有才 琪:美玉 彤萱 彤:红色 萱:一种忘忧的草 玥婷 玥:传说中一种神珠 婷:美好 媛馨 媛:美好 梦涵 涵:包容 碧萱 萱:一种忘忧的草 慧妍 慧:智慧 妍:美好 婧琪 婧:女子有才 琪:美玉 璟雯 璟:玉的光彩 雯:色彩斑斓的云,多用于人名 梦婷 婷:美好 雪怡 怡:心旷神怡 彦歆 彦:古代指有才学有德行的人 歆:心悦

荔枝赋注释:

1、南海郡:今广东,秦汉设南海郡,治所在番禹(今广州),唐改称岭南道广州,天宝年间一度恢复南海郡旧名。唐李肇《唐国史补》:“(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

2、季夏:夏季第三个月,即农历六月。

3、环诡:珍贵奇异。

4、西掖:中书省。汉应劭《汉官仪》:“前世文人以中书省在右因谓中书省为右曹,亦称西掖。”张九龄曾任中书舍人,掌制诰。

5、刘侯:其人未详。彭城,今江苏徐州。侯,尤言“君”,对士大夫文人的尊称。

6、魏文帝方引蒲桃及龙眼相比:《艺文类聚》卷八十七:“魏文帝诏群臣曰:‘南方有龙眼、荔枝,宁比西国蒲萄、石蜜乎?酢且不如中国凡枣,味莫若安邑御枣也。”

三国时期,魏国与产葡萄的西域、产荔枝的南方交通不够通畅,所以对于荔枝出现了上述误解。魏文帝,曹丕。蒲桃、蒲萄,葡萄。

7、二方:指西域与南方。

8、赋述:作赋描写、述说。

9、世世卒卒:政务匆促。

10、理郡:治理郡务。

11、往心:以往的愿望,指作赋。

12、未效之用:未能施展才华。

13、道扬:一作“导扬”,彰显,表彰。

14、震方:东方。震,八卦之一,指东方。《周易·说卦》:“万物出于震,震,东方也。”

15、火离:南方。离,八卦之一,《周易·说卦》:“离者明也……南方之卦也。”

16、作酸于此裔:在这么偏远的地方生长。作酸,植物生长。

17、爰负阳以从宜:向着阳光,顺应自然环境。负,向着,正对着。

18、休和:安逸平和。

19、下合围以擢本:下方主干粗可合抱、挺拔。合围,双手合抱。擢,挺拔,直。本,主干。

20、抱规:环绕成圆形。规,圆形。

21、紫纹绀理,黛叶缃枝:(荔枝有着)紫色的纹理、青黑色的叶子、浅**的枝条。绀,深青色透出红色。缃,浅**。

22、蓊郁而霮(dàn)薱(原字为雨字头):蓊郁,繁盛。霮对,露重的样子。

23、环合而棼纚(fén lí):盘绕重叠。棼纚,繁盛的样子。

24、孔翠于斯:孔雀、翠鸟栖息在这儿。

25、沮洳:低湿。

26、崄巇(yǎn xī):高险。

27、彼前志之或妄,何侧生之见疵:以前的记述有些是错的,为何指责荔枝生于侧枝?如左思《蜀都赋》:“旁挺龙目,侧生荔枝。”荔枝是侧生在树枝上的。

28、勾芒在辰,凯风入律:春季木神当时,南风吹来。勾芒,古代传说中主管树木的神。辰,农历三月。凯风,南风。律,古代用铜管制成的占气候变化的仪器。

29、含滋:包含水分。

30、敷:散发。

31、绿穗靡靡,青英苾苾:绿色的花穗相倚相依,青色的花瓣芬芳浓郁。苾苾,香气浓郁。

32、敦本:注意培育树的根本。

33、蒂药房而攒萃,皮龙鳞以骈比,肤玉英而含津,色江萍以吐日:蒂部像芍药的子房一样聚集,外皮像龙鳞一样紧密排列,内膜像润洁的玉,果肉像向阳盛开的萍花。药,芍药。肤,荔枝内膜。玉英,玉之精华。色,实物,指荔枝肉。萍,浮萍,夏季开白花。

34、朱苞:红色的内膜。

35、冏(jiǒng)然数寸:亮晶晶的,大小盈寸。冏然,亮晶晶,鲜明。

36、虽琼浆而可轶:味道超过琼浆玉液。轶,超过。

37、彼众味之有五,此甘滋之不一:世间味道有五种(甘、苦、酸、辛、咸),荔枝甘甜,与众不同。

38、伊醇淑之无准,非精言之能悉:它的甘美无与伦比,不是美丽的语言能够说尽的。伊。它。醇淑,甘醇美味。精言,美丽的语言。

39、竦企:企望。

40、惊仡:惊讶得抬起头来。

41、心恚可以蠲(juān)忿:(吃了荔枝)心头愤怒也可以平息。恚,怒。蠲,平息,除去。

42、且欲神于醴(lǐ)露,何比数之湘橘:甚至比天降甘露还要神奇,怎能与橘子相提并论呢?比数,相比。

43、卑轩:厅堂。

44、燠煜(yù yù):炎热。

45、心侈而体忲:心情舒畅,身体安泰。

46、信雕盘之仙液,实玳筵之绮缋:荔枝确实是雕刻精美的杯盘中的仙液,是华美宴席上的珍品。雕盘,雕刻精美的杯盘。玳筵,玳瑁装饰器具的宴席。绮缋,文采华丽,珍品。

47、有终食于累百,愈益气而治内:有人吃了一百多颗荔枝,更能补益元气,调理内腑。

48、沉李美而莫取,浮甘瓜而自退:(吃了荔枝之后)连甘美的瓜、李子也没有人取食。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瓜甘于清泉,沉朱李于寒冰。”

49、荐:敬献,祭祀。

50、羞:进贡(给人进食)。

51、亭十里而莫致,门九重兮曷通:路途遥远,荔枝无法运往内地,宫禁幽深,荔枝也无法进入宫廷。亭,古代行政区划,多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门九重,宫门。宋玉《九辩》:“君之门以九重。”

52、五峤:五岭,横亘在广东与江西交界处的五座连峰山:大庾、骑田、都庞、萌渚、越城。

53、斯:此,这。

54、好运,指荔枝被人赏识。

55、凡口:普通人的口舌。

56、贵躬:贵人亲自体验、品尝。

57、柿何称乎梁侯,梨何幸乎张公:柿子何以被梁侯欣赏,梨子何以被张公赏识?晋潘岳《闲居赋》:“张公大谷之梨,梁侯乌椑之柿。”郭义恭《广志》:“洛阳北邙山,有张公夏梨,甚甘,海内惟有一株”,“梁侯有椑木甚美,世罕得之。”

58、亦因人之所遇,孰能辨乎其中哉:也是因各人赏识的不同,谁能说得清楚其中的缘故呢?遇,赏识。

原文:

荔枝赋(并序)

南海郡出荔枝焉1,每至季夏2,其实乃熟,状甚环诡3,味特甘滋,百果之中,无一可比。余往在西掖4,尝盛称之,诸公莫之知,而固未之信。唯舍人彭城刘侯5,弱年迁累,经于南海,一闻斯谈,倍复喜叹,以为甘旨之极也。

又谓龙眼凡果,而与荔枝齐名,魏文帝方引蒲桃及龙眼相比6,是时二方不通7,传闻之大谬也。每相顾闲议,欲为赋述8,而世务卒卒9,此志莫就。及理郡暇日10,追叙往心11,夫物以不知而轻,味以无比而疑,远不可验,终然永屈。况士有未效之用12,而身在无誉之间,苟无深知,与彼亦何以异也?因道扬其实13,遂作此赋。

果之美者,厥有荔枝。虽受气于震方14,实禀精于火离15。乃作酸于此裔16,爰负阳以从宜17。蒙休和之所播18,涉寒暑而匪亏。下合围以擢本19,傍荫亩而抱规20。紫纹绀理,黛叶缃枝21,蓊郁而霮对22,环合而棼纚23。如盖之张,如帷之垂,云烟沃若,孔翠于斯24。

灵根所盘,不高不卑,陋下泽之沮洳25,恶层崖之崄巇26,彼前志之或妄,何侧生之见疵27?

尔其勾芒在辰,凯风入律28,肇允含滋29,芬敷谧溢30,绿穗靡靡,青英苾苾31,不丰其华,但甘其实。如有意乎敦本32,故微文而妙质。蒂药房而攒萃,皮龙鳞以骈比,肤玉英而含津,色江萍以吐日33。

朱苞剖34,明珰出,冏然数寸35,犹不可匹。未玉齿而殆销,虽琼浆而可轶36。彼众味之有五,此甘滋之不一37,伊醇淑之无准,非精言之能悉38。闻者欢而竦企39,见者讶而惊仡40。心恚可以蠲忿41,口爽可以忘疾。且欲神于醴露,何比数之湘橘42?援蒲桃之见拟,亦古人之深疾。

若乃卑轩洞开43,嘉宾四会,时当燠煜44,客或烦愦。而斯果在焉,莫不心侈而体忲45,信雕盘之仙液,实玳筵之绮缋46。有终食于累百,愈益气而治内47,故无厌于所甘,虽不贪而必爱。沉李美而莫取,浮甘瓜而自退48。岂一座之所荣,冠四时而为最。

夫其贵可以荐宗庙49,其珍可以羞王公50,亭十里而莫致,门九重兮曷通51?山五峤兮白云52,江千里兮清枫,何斯美之独远53?嗟尔命之不工54。每被销于凡口55,罕获知于贵躬56。柿何称乎梁侯,梨何幸乎张公57?亦因人之所遇,孰能辨乎其中哉58!

翻译:

南海郡出产荔枝,每年到季夏,它的果实就成熟了,它形状奇异,味道特别甘甜而又有水分,百果之中,没有一种能比得上。我以前在中书省的时候,曾经大力赞美荔枝,诸公没有人知道,当然不肯相信了。

唯有彭城人刘侯,年轻时多次调任官职,路过南海,一听到我的话语,非常欢喜,发出感叹,认为它是水果中的极品。又说,龙眼不过是平常的果实,却与荔枝齐名,魏文帝曹丕曾将葡萄、龙眼跟荔枝进行比较,其实那时盛产荔枝的南方与盛产葡萄的西域之间不通往来,这是传闻谬误所致的。

常常闲谈议论荔枝,想写一篇赋来加以描述,但是政务繁忙,这一想法没有实现。等到治理岭南的闲暇期间,抓紧时间写这篇赋文,事物因为不为人知而被忽视,味道因为无法比较而受到怀疑,长期不可验证,最终还是受到委屈。

况且士人未能施展才华,一直没有获得声誉,如果对他没有深入了解,那么他与荔枝有什么区别呢?于是我彰显它的真实面貌,写作这篇赋:

果实中的美者,就是荔枝。虽然是受东方之气,实际得南方的精华。生长于偏远地区,于是向着阳光顺应自然。承蒙安逸平和的传播,经历冬寒夏暑而不凋零。下方主干粗大而挺拔可合围,上方树阴浓密而浑圆可遮田亩。

荔枝紫色的纹路中透出深红,青黛的叶子生在浅黄的树枝上,蓊郁葱茏又如繁露鲜润,盘绕重叠而又缠绕飞扬。就像车盖铺张开来,就像帷幔飘浮开去,云霞烟雾萦绕,仿佛孔雀与翠鸟栖息在这里。

有灵气的树根盘踞的地方,不高也不低,既鄙视洼地的低湿,又厌恶层崖的高险,那些以前的记载有的是错的,为何指责荔枝生于侧枝?

农历三月,木神来临,南风吹送,水气升蒸,馨香溢发,绿色的花穗一串串,浓郁的花香一阵阵,不使它的花朵丰盛,只让它的果实甘美。就像有意培育敦厚的根本,所以没有文采而有奇妙的品质。

蒂部像芍药的子房一样聚集,外皮像龙鳞一样紧密排列,内膜像润洁的玉一样含着水分,果肉像向阳盛开的江萍花。红色的内膜打开,明玉一般的果肉现出,亮晶晶的,大小盈寸,这样仍难比拟。尚未沾上牙齿仿佛就要消融,即使是琼浆玉液它也超过了它们的味道。

世间味道有五种,它的甘甜与众不同。它的甘美无与伦比,不是精美的语言能够说尽的。听到的人欢喜而企望,见到的人惊讶而抬头。心里愤怒的人可得到平息,口里的爽味可使人忘却疾病。甚至比天降甘露还要神奇,怎能与湘橘相提并论呢?用葡萄来作比拟的,也是古人的一大过错。

如果是厅堂门窗大开,嘉宾好友会集,时节正热,客人中有烦躁不安的。然而只要这种果实在场,便使人无不心情舒畅而身体安泰。荔枝确实是雕刻精美的杯盘中的仙液,是华美宴席上的珍品。

有人吃了一百多颗荔枝,更能补益元气,调理内腑,所以不会对这甘美有满足之时,即使是不贪婪之人也会一直喜欢它。吃了荔枝之后将美味的李子沉水而不取食,让甘美的甜瓜流走。荔枝哪里只是在一座山上荣耀,它是四时果品中最珍贵的。

它的高贵可以敬献于宗庙,它的珍奇可以进贡给王公。十里长亭它难以逾越,九重宫门它怎能开通?山有五岭高入白云,江有千里岸生清枫,为什么这么美好的生物却生长在偏远之地?嗟叹你的命运太不顺利。

总是在凡夫的口舌中消融,极少有贵人相知。柿子可得到梁侯称赞,梨子为什么可以被张公赏识?也是因各人机遇的不同,谁能说得清其中的奥秘呢?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张九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担任宰相的岭南人,荔枝是他家乡的特产。开元十八年(730),张九龄任桂州都督、充岭南道按察使,此赋当作于这一时期。《茘枝赋》是兴寄之作。其序指明作此赋的意旨所在。从表层看,似乎不离于怀才不遇的传统主题。

作者出身岭南,无伐阅之望,他对唐玄宗自称为“荒陬孤生”,正是这种心理的表白。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赋包含着个人情愫的寄托。但深一层看,此赋的意旨,也正是作者在为官用人上所孜孜以求的,那么赋的意义,也就绝非个人出处得失所能局限,而是包含了关乎治国选才的普遍价值。

从更广泛的历史背景说,唐王朝结束了中原士族对于国家政治数百年的垄断,广开科举,网罗下层士子以参政,使政治日新,国力日盛。故陈子昂以“西蜀野人”上书朝廷而打动了女主武则天;张九龄以遐荒寒素而见拔于玄宗。

他们都是当时政治上最富活力的新生力量,也是冲击门伐政治的生力军。明丘濬《曲江集序》说:“开元天宝以前,南士未有以科第显者”,“未有以词翰显者”,“末有以相业显者”,三者皆以九皊为首。可知他对物以不知而轻,味以无比而疑,远不可验,终然永屈”,必有非常深切的体验。

如此,则《茘枝赋》的意旨,说到底正是初盛唐之际下层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尤其是南方籍知识分子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的曲折流露。他们感受着时代的潮流,对自己的材质之“美”有充分的自信,要求一展大オ,以“荐宗庙”,“羞王公”,对朝廷寄予着极热切的期待。赋中所强烈跳动着的,不能不说是这样一种时代的脉搏。

荔枝赋注释:

1、南海郡:今广东,秦汉设南海郡,治所在番禹(今广州),唐改称岭南道广州,天宝年间一度恢复南海郡旧名。唐李肇《唐国史补》:“(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

2、季夏:夏季第三个月,即农历六月。

3、环诡:珍贵奇异。

4、西掖:中书省。汉应劭《汉官仪》:“前世文人以中书省在右因谓中书省为右曹,亦称西掖。”张九龄曾任中书舍人,掌制诰。

5、刘侯:其人未详。彭城,今江苏徐州。侯,尤言“君”,对士大夫文人的尊称。

6、魏文帝方引蒲桃及龙眼相比:《艺文类聚》卷八十七:“魏文帝诏群臣曰:‘南方有龙眼、荔枝,宁比西国蒲萄、石蜜乎?酢且不如中国凡枣,味莫若安邑御枣也。”

三国时期,魏国与产葡萄的西域、产荔枝的南方交通不够通畅,所以对于荔枝出现了上述误解。魏文帝,曹丕。蒲桃、蒲萄,葡萄。

7、二方:指西域与南方。

8、赋述:作赋描写、述说。

9、世世卒卒:政务匆促。

10、理郡:治理郡务。

11、往心:以往的愿望,指作赋。

12、未效之用:未能施展才华。

13、道扬:一作“导扬”,彰显,表彰。

14、震方:东方。震,八卦之一,指东方。《周易·说卦》:“万物出于震,震,东方也。”

15、火离:南方。离,八卦之一,《周易·说卦》:“离者明也……南方之卦也。”

16、作酸于此裔:在这么偏远的地方生长。作酸,植物生长。

17、爰负阳以从宜:向着阳光,顺应自然环境。负,向着,正对着。

18、休和:安逸平和。

19、下合围以擢本:下方主干粗可合抱、挺拔。合围,双手合抱。擢,挺拔,直。本,主干。

20、抱规:环绕成圆形。规,圆形。

21、紫纹绀理,黛叶缃枝:(荔枝有着)紫色的纹理、青黑色的叶子、浅**的枝条。绀,深青色透出红色。缃,浅**。

22、蓊郁而霮(dàn)薱(原字为雨字头):蓊郁,繁盛。霮对,露重的样子。

23、环合而棼纚(fén lí):盘绕重叠。棼纚,繁盛的样子。

24、孔翠于斯:孔雀、翠鸟栖息在这儿。

25、沮洳:低湿。

26、崄巇(yǎn xī):高险。

27、彼前志之或妄,何侧生之见疵:以前的记述有些是错的,为何指责荔枝生于侧枝?如左思《蜀都赋》:“旁挺龙目,侧生荔枝。”荔枝是侧生在树枝上的。

28、勾芒在辰,凯风入律:春季木神当时,南风吹来。勾芒,古代传说中主管树木的神。辰,农历三月。凯风,南风。律,古代用铜管制成的占气候变化的仪器。

29、含滋:包含水分。

30、敷:散发。

31、绿穗靡靡,青英苾苾:绿色的花穗相倚相依,青色的花瓣芬芳浓郁。苾苾,香气浓郁。

32、敦本:注意培育树的根本。

33、蒂药房而攒萃,皮龙鳞以骈比,肤玉英而含津,色江萍以吐日:蒂部像芍药的子房一样聚集,外皮像龙鳞一样紧密排列,内膜像润洁的玉,果肉像向阳盛开的萍花。药,芍药。肤,荔枝内膜。玉英,玉之精华。色,实物,指荔枝肉。萍,浮萍,夏季开白花。

34、朱苞:红色的内膜。

35、冏(jiǒng)然数寸:亮晶晶的,大小盈寸。冏然,亮晶晶,鲜明。

36、虽琼浆而可轶:味道超过琼浆玉液。轶,超过。

37、彼众味之有五,此甘滋之不一:世间味道有五种(甘、苦、酸、辛、咸),荔枝甘甜,与众不同。

38、伊醇淑之无准,非精言之能悉:它的甘美无与伦比,不是美丽的语言能够说尽的。伊。它。醇淑,甘醇美味。精言,美丽的语言。

39、竦企:企望。

40、惊仡:惊讶得抬起头来。

41、心恚可以蠲(juān)忿:(吃了荔枝)心头愤怒也可以平息。恚,怒。蠲,平息,除去。

42、且欲神于醴(lǐ)露,何比数之湘橘:甚至比天降甘露还要神奇,怎能与橘子相提并论呢?比数,相比。

43、卑轩:厅堂。

44、燠煜(yù yù):炎热。

45、心侈而体忲:心情舒畅,身体安泰。

46、信雕盘之仙液,实玳筵之绮缋:荔枝确实是雕刻精美的杯盘中的仙液,是华美宴席上的珍品。雕盘,雕刻精美的杯盘。玳筵,玳瑁装饰器具的宴席。绮缋,文采华丽,珍品。

47、有终食于累百,愈益气而治内:有人吃了一百多颗荔枝,更能补益元气,调理内腑。

48、沉李美而莫取,浮甘瓜而自退:(吃了荔枝之后)连甘美的瓜、李子也没有人取食。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瓜甘于清泉,沉朱李于寒冰。”

49、荐:敬献,祭祀。

50、羞:进贡(给人进食)。

51、亭十里而莫致,门九重兮曷通:路途遥远,荔枝无法运往内地,宫禁幽深,荔枝也无法进入宫廷。亭,古代行政区划,多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门九重,宫门。宋玉《九辩》:“君之门以九重。”

52、五峤:五岭,横亘在广东与江西交界处的五座连峰山:大庾、骑田、都庞、萌渚、越城。

53、斯:此,这。

54、好运,指荔枝被人赏识。

55、凡口:普通人的口舌。

56、贵躬:贵人亲自体验、品尝。

57、柿何称乎梁侯,梨何幸乎张公:柿子何以被梁侯欣赏,梨子何以被张公赏识?晋潘岳《闲居赋》:“张公大谷之梨,梁侯乌椑之柿。”郭义恭《广志》:“洛阳北邙山,有张公夏梨,甚甘,海内惟有一株”,“梁侯有椑木甚美,世罕得之。”

58、亦因人之所遇,孰能辨乎其中哉:也是因各人赏识的不同,谁能说得清楚其中的缘故呢?遇,赏识。

原文:

荔枝赋(并序)

南海郡出荔枝焉1,每至季夏2,其实乃熟,状甚环诡3,味特甘滋,百果之中,无一可比。余往在西掖4,尝盛称之,诸公莫之知,而固未之信。唯舍人彭城刘侯5,弱年迁累,经于南海,一闻斯谈,倍复喜叹,以为甘旨之极也。

又谓龙眼凡果,而与荔枝齐名,魏文帝方引蒲桃及龙眼相比6,是时二方不通7,传闻之大谬也。每相顾闲议,欲为赋述8,而世务卒卒9,此志莫就。及理郡暇日10,追叙往心11,夫物以不知而轻,味以无比而疑,远不可验,终然永屈。况士有未效之用12,而身在无誉之间,苟无深知,与彼亦何以异也?因道扬其实13,遂作此赋。

果之美者,厥有荔枝。虽受气于震方14,实禀精于火离15。乃作酸于此裔16,爰负阳以从宜17。蒙休和之所播18,涉寒暑而匪亏。下合围以擢本19,傍荫亩而抱规20。紫纹绀理,黛叶缃枝21,蓊郁而霮对22,环合而棼纚23。如盖之张,如帷之垂,云烟沃若,孔翠于斯24。

灵根所盘,不高不卑,陋下泽之沮洳25,恶层崖之崄巇26,彼前志之或妄,何侧生之见疵27?

尔其勾芒在辰,凯风入律28,肇允含滋29,芬敷谧溢30,绿穗靡靡,青英苾苾31,不丰其华,但甘其实。如有意乎敦本32,故微文而妙质。蒂药房而攒萃,皮龙鳞以骈比,肤玉英而含津,色江萍以吐日33。

朱苞剖34,明珰出,冏然数寸35,犹不可匹。未玉齿而殆销,虽琼浆而可轶36。彼众味之有五,此甘滋之不一37,伊醇淑之无准,非精言之能悉38。闻者欢而竦企39,见者讶而惊仡40。心恚可以蠲忿41,口爽可以忘疾。且欲神于醴露,何比数之湘橘42?援蒲桃之见拟,亦古人之深疾。

若乃卑轩洞开43,嘉宾四会,时当燠煜44,客或烦愦。而斯果在焉,莫不心侈而体忲45,信雕盘之仙液,实玳筵之绮缋46。有终食于累百,愈益气而治内47,故无厌于所甘,虽不贪而必爱。沉李美而莫取,浮甘瓜而自退48。岂一座之所荣,冠四时而为最。

夫其贵可以荐宗庙49,其珍可以羞王公50,亭十里而莫致,门九重兮曷通51?山五峤兮白云52,江千里兮清枫,何斯美之独远53?嗟尔命之不工54。每被销于凡口55,罕获知于贵躬56。柿何称乎梁侯,梨何幸乎张公57?亦因人之所遇,孰能辨乎其中哉58!

翻译:

南海郡出产荔枝,每年到季夏,它的果实就成熟了,它形状奇异,味道特别甘甜而又有水分,百果之中,没有一种能比得上。我以前在中书省的时候,曾经大力赞美荔枝,诸公没有人知道,当然不肯相信了。

唯有彭城人刘侯,年轻时多次调任官职,路过南海,一听到我的话语,非常欢喜,发出感叹,认为它是水果中的极品。又说,龙眼不过是平常的果实,却与荔枝齐名,魏文帝曹丕曾将葡萄、龙眼跟荔枝进行比较,其实那时盛产荔枝的南方与盛产葡萄的西域之间不通往来,这是传闻谬误所致的。

常常闲谈议论荔枝,想写一篇赋来加以描述,但是政务繁忙,这一想法没有实现。等到治理岭南的闲暇期间,抓紧时间写这篇赋文,事物因为不为人知而被忽视,味道因为无法比较而受到怀疑,长期不可验证,最终还是受到委屈。

况且士人未能施展才华,一直没有获得声誉,如果对他没有深入了解,那么他与荔枝有什么区别呢?于是我彰显它的真实面貌,写作这篇赋:

果实中的美者,就是荔枝。虽然是受东方之气,实际得南方的精华。生长于偏远地区,于是向着阳光顺应自然。承蒙安逸平和的传播,经历冬寒夏暑而不凋零。下方主干粗大而挺拔可合围,上方树阴浓密而浑圆可遮田亩。

荔枝紫色的纹路中透出深红,青黛的叶子生在浅黄的树枝上,蓊郁葱茏又如繁露鲜润,盘绕重叠而又缠绕飞扬。就像车盖铺张开来,就像帷幔飘浮开去,云霞烟雾萦绕,仿佛孔雀与翠鸟栖息在这里。

有灵气的树根盘踞的地方,不高也不低,既鄙视洼地的低湿,又厌恶层崖的高险,那些以前的记载有的是错的,为何指责荔枝生于侧枝?

农历三月,木神来临,南风吹送,水气升蒸,馨香溢发,绿色的花穗一串串,浓郁的花香一阵阵,不使它的花朵丰盛,只让它的果实甘美。就像有意培育敦厚的根本,所以没有文采而有奇妙的品质。

蒂部像芍药的子房一样聚集,外皮像龙鳞一样紧密排列,内膜像润洁的玉一样含着水分,果肉像向阳盛开的江萍花。红色的内膜打开,明玉一般的果肉现出,亮晶晶的,大小盈寸,这样仍难比拟。尚未沾上牙齿仿佛就要消融,即使是琼浆玉液它也超过了它们的味道。

世间味道有五种,它的甘甜与众不同。它的甘美无与伦比,不是精美的语言能够说尽的。听到的人欢喜而企望,见到的人惊讶而抬头。心里愤怒的人可得到平息,口里的爽味可使人忘却疾病。甚至比天降甘露还要神奇,怎能与湘橘相提并论呢?用葡萄来作比拟的,也是古人的一大过错。

如果是厅堂门窗大开,嘉宾好友会集,时节正热,客人中有烦躁不安的。然而只要这种果实在场,便使人无不心情舒畅而身体安泰。荔枝确实是雕刻精美的杯盘中的仙液,是华美宴席上的珍品。

有人吃了一百多颗荔枝,更能补益元气,调理内腑,所以不会对这甘美有满足之时,即使是不贪婪之人也会一直喜欢它。吃了荔枝之后将美味的李子沉水而不取食,让甘美的甜瓜流走。荔枝哪里只是在一座山上荣耀,它是四时果品中最珍贵的。

它的高贵可以敬献于宗庙,它的珍奇可以进贡给王公。十里长亭它难以逾越,九重宫门它怎能开通?山有五岭高入白云,江有千里岸生清枫,为什么这么美好的生物却生长在偏远之地?嗟叹你的命运太不顺利。

总是在凡夫的口舌中消融,极少有贵人相知。柿子可得到梁侯称赞,梨子为什么可以被张公赏识?也是因各人机遇的不同,谁能说得清其中的奥秘呢?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张九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担任宰相的岭南人,荔枝是他家乡的特产。开元十八年(730),张九龄任桂州都督、充岭南道按察使,此赋当作于这一时期。《茘枝赋》是兴寄之作。其序指明作此赋的意旨所在。从表层看,似乎不离于怀才不遇的传统主题。

作者出身岭南,无伐阅之望,他对唐玄宗自称为“荒陬孤生”,正是这种心理的表白。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赋包含着个人情愫的寄托。但深一层看,此赋的意旨,也正是作者在为官用人上所孜孜以求的,那么赋的意义,也就绝非个人出处得失所能局限,而是包含了关乎治国选才的普遍价值。

从更广泛的历史背景说,唐王朝结束了中原士族对于国家政治数百年的垄断,广开科举,网罗下层士子以参政,使政治日新,国力日盛。故陈子昂以“西蜀野人”上书朝廷而打动了女主武则天;张九龄以遐荒寒素而见拔于玄宗。

他们都是当时政治上最富活力的新生力量,也是冲击门伐政治的生力军。明丘濬《曲江集序》说:“开元天宝以前,南士未有以科第显者”,“未有以词翰显者”,“末有以相业显者”,三者皆以九皊为首。可知他对物以不知而轻,味以无比而疑,远不可验,终然永屈”,必有非常深切的体验。

如此,则《茘枝赋》的意旨,说到底正是初盛唐之际下层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尤其是南方籍知识分子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的曲折流露。他们感受着时代的潮流,对自己的材质之“美”有充分的自信,要求一展大オ,以“荐宗庙”,“羞王公”,对朝廷寄予着极热切的期待。赋中所强烈跳动着的,不能不说是这样一种时代的脉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406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1
下一篇2024-04-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