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莞歌的目录

魏晋莞歌的目录,第1张

魏晋多奇葩事儿,比如之前我们提到过的饮酒、嗑药。

这一章中和兄就和大家聊聊魏晋那些匪夷所思的炫富行为。

1

说到炫富啊,那就不得不提一下西晋时期的首富——石崇先生了。

这位石土豪是个不折不扣的暴发户。在他担任荆州刺史期间,靠打家劫舍的手段一夜暴富。

通常暴发户都有点儿心理变态。当然啦,石土豪也不例外。

石土豪的炫富方式有多变态呢?让我们跟随目击者刘大人一起见证一下吧!

这天刘大人来到石土豪家做客的时候,突然想上厕所,于是便借石土豪的厕所一用。

结果刘大人还没走进厕所,便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只见一个富丽堂皇的总统套房里,摆着一张奢华的大床,周围用名贵的纱帐围起。两边一看,还有两名美貌侍女,衣着华美,手持香囊,侍立在侧。看样子是随时准备提供“人工服务”。

作为一个正人君子,刘大人被眼前“香艳”的场景惊呆了。他心想:哎呀!我该不是误闯了石崇家的“后宫”了吧?

于是他赶忙退出,找到石土豪说:“真是不好意思,不小心闯进了你的卧室。”

石土豪哈哈大笑, 答道:“你没走错,你去的就是厕所。”

刘大人只好尴尬的表示:乡下人没见过世面,你们城里人真会玩

2

说起来,刘大人体验的只不过是普通的“如厕服务”。

石土豪家还有VIP级的服务呢。

据说啊,石土豪自己上厕所的时候经常有十余个美貌婢女贴身伺候,而且还个个穿得花枝招展的。不仅如此,厕所中的配套用品十分齐全,比如甲煎粉、沉香汁等。

给大家科普一下,甲煎粉相当于现在的护手霜和唇膏,也是唐朝宫廷中流行的化妆品。

而沉香汁则是由沉香木捣碎后的粉末配合其他药物煎制而成,相当于现在的香水。

怎么样,上个厕所还能享受“五星级”护理服务,高级吧?

不仅如此,石土豪家还提供更衣服务。客人用完厕所出来都要由婢女换上崭新的衣服,才可离开。

大概来石崇家的客人大都比较正人君子,看到这种“活色生香”的场景,个个羞红了脸,落荒而逃。

估计这也是石土豪日常的娱乐项目之一吧。

虽然大多数人都对石土豪家“夜总会”式的服务避之不及,但是有一个人却表现得十分享受。

他就是王敦,王大将军。

其他客人都受不了石土豪家的换衣服务,而王大将军却当着婢女们的面耍流氓,把自己脱光光,然后从容不迫的穿上新衣服。

这下换婢女们尴尬了,一个个都羞得不敢抬头看王敦,心里暗忖:此客必能做贼。

嘿嘿,还真被你们猜对了。

不过王大将军可不是偷香窃玉的贼,而是妄图**国家神器的贼哦。

3

其实王大将军之所以能够那么淡定从容地接受“夜总会”服务,是因为他有“前科”。

他是皇家驸马,所以体验过公主家皇室厕所的待遇。

那时候,王敦刚娶公主。有一天,王敦在公主府上厕所,只见一个华美精致的漆箱里盛满了塞鼻子用的干枣。结果王敦一看就乐了:上个厕所还有水果吃,真是好极了!

然后他把干枣全给吃光了。

这还不算,等他上完厕所出来,婢女们又端来了用金澡盆所装的水和琉璃碗所装的澡豆。

本来是用来给他洗手的,结果他把澡豆尽数倒进水中,搅和搅和吃进了嘴里,还说那是干饭。

众婢女只好捂着嘴偷笑,还不敢让他听见。

这一次,王大将军的“乡巴佬”本色体现的一览无余。

不过那一次过后,王大将军享受“夜总会”服务的时候就比别人显得淡定从容多了。

毕竟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嘛。

4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魏晋时期从皇室到普通人家的土豪是真的很有钱,而且酷爱炫富。

这里估计看官们会问了:有钱是有钱,可是上述这些也不算炫富吧?

您还真别急,重头戏在后面呢。

如果以上都还只是有钱自己享受,那么后面的故事就是赤裸裸的、明目张胆的炫富了。

在石崇稳居西晋富豪榜榜首多年后,有人表示不服,特向石土豪发起挑战。

这个人就是晋武帝司马炎的舅舅——王恺。

而王恺和石崇的财富值较量就是后世赫赫有名的“王石斗富”。

斗富的内容真的只能用匪夷所思来形容,还请各位看官们做好充分的心里准备,不要惊掉下巴。

且听我慢慢道来。这斗富大赛嘛,共分为三轮。

在第一轮的较量中,王恺率先发起攻势,拿出 麦芽糖 和干饭来刷锅。石崇不甘示弱,拿出 蜡烛 当柴火烧。

王恺出门用 四十里 (20000米)长的紫丝布作步障,里面用的则是名贵的碧绫面料。石崇不甘示弱,立刻拿出 五十里 (25000米)长的锦缎做步障。

石崇在家里搞装修,用 花椒泥 刷墙。王恺听说后就用 赤石脂 刷墙。

我们一条一条来看。

在第一条中,王恺拿来刷锅的 麦芽糖 在古代有多珍贵呢?麦芽糖,在当时叫饴糖,因为是粮食做的,所以是王公贵族才能享用的东西,平民百姓吃不起。在制糖技术不发达的欧洲,只能使用蜂蜜来代替。据说当时欧洲贵族的遗嘱上还会郑重其事的写上他有几桶蜂蜜。可见糖在当时的珍贵程度。

那么石崇用来当柴火烧的 蜡烛 呢?我们知道,古代的普通百姓是不用蜡烛来照明的。古代蜡烛是动物油脂制成,而一般百姓的照明通常用豆油。有些寒门学子甚至连一般照明用的油灯都用不起,所以会出现囊萤映雪、凿壁偷光这样的成语。汉朝时,蜡烛还被当做贡品进献给皇帝,而皇帝也会把蜡烛赏赐给侯爵以上的王公贵族。所以当时的蜡烛可以说是身份和财富的象征。

所以第一条中,王石二人不分上下。

来看第二条:王恺出门用四十里(20000米)长的紫丝布作步障,里面用的则是名贵的碧绫面料。石崇不甘示弱,立刻拿出五十里(25000米)长的锦缎做步障。

步障是贵人出行是遮挡沙尘和他人视线时用的,本来就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而由于古代纺织业都是靠手工,无法大批量生产,所以当时绫罗绸缎的珍贵程度想必不用多说了。再加上这俩货一个20000米,一个25000米,申请一个吉尼斯纪录估计都不成问题。

所以这回合的较量中,石崇以5000米的大比分优势战胜王恺。

接着看第三条:石崇在家里搞装修,用花椒泥刷墙。王恺听说后就用赤石脂刷墙。

大家看到花椒估计会有点儿莫名其妙吧。

花椒 在古代可不是一般的东西呢。《诗经》有云: “视尔如荍,贻我握椒”。 描绘的是一个女子向男子表白时送男子花椒作为定情信物。同样在《诗经》中还有 “有飶香,邦家之光。有椒其馨,胡考之宁” “椒聊之实,藩衍盈升” 等记载。意思是花椒在当时是祭祀神明的物品,同时花椒的果实也代表着多子多福的寓意。汉时那花椒泥涂墙的宫殿被称为椒房殿,是皇后的VIP专属。所以,花椒的珍贵程度不言而喻。

那么王恺用的赤石脂是什么呢?魏晋时人兴用五石散,作用类似今天的毒品,一嗑就很high的那种。而赤石脂就是五石散的成分之一。五石散由紫石英、白石英、钟乳石、赤石脂和硫磺五种珍贵的矿物质组成,放在今天仍然价值不菲。在当时,服用五石散也是社会地位的象征,只有贵族名士才服得起。

这一回合,仍然不分胜负。

5

如果说第一轮的斗富拍得像“喜剧片”,那么第二轮就有点“谍战片”的味道了。因为第二轮讲的是一个窃取“机密技术”的故事。

故事梗概是这样的:

石崇家做一碗豆粥,顷刻之间便能做好;

石崇家在冬天也能吃上腌制的韭菜;

每次石崇和王恺斗牛,每次石崇家的牛都跑得更快。

王恺总是对这三件事耿耿于怀,于是买通了石崇的家仆,得知了石崇的“机密技术”。

原来,石崇家做豆粥的时候利用了快餐技术,豆末和粥都已经事先准备好了,客人一来把豆末和白粥一拌就好了;

腌韭菜是把韭菜捣碎再加上麦苗制成;

牛跑得更快是因为车夫把重心偏向一边。

王恺得知以后,在技术上做了改良,赢了石崇。而石崇则把泄密者杀了个干净。

原来我认为石崇太过残忍,可后来我发现事情没这么简单。魏文帝曹丕曾说:“三世长者知被服,五世长者知饮食。此言被服饮食难晓也。”

意思是三代富贵的世家才懂得服装的讲究,而五代富贵的世家才明白饮食的秘诀,所以服装和饮食被世家们当作绝对机密,是绝对不能外传的。

石崇是暴发户起家,而且底蕴更是不及世家大族,所以估计更为重视这些方面。如此一来,这些泄密者的死似乎是必然的了。

话说回来,虽然在这一场谍战中王恺成功获取了石崇家的机密并战胜了石崇,到底胜之不武。

于是两人的斗争进入了第三轮。

6

随着二人的斗争进入第三轮,比赛也进入到了决赛阶段。

在这一场的较量中,比赛将会分出一个胜负。

胜利者究竟是谁呢?请大家把目光转移到比赛现场。

这一天, 王恺很得意的将一株二尺高珊瑚树拿到石崇面前炫耀。

他对石崇说:“看见没?大秦国(古罗马帝国)才有的珊瑚树,你没见过吧?这是当今皇上特地赏赐给我的呢!”

石崇轻飘飘地扫了一眼,连个哦都不说,抄起一把铁如意就往珊瑚树上一敲。只听哐当一声,珊瑚树被击了个粉碎。

这下王恺的脸上可难看了。他又惋惜,又气愤。

惋惜的是,好好一株珊瑚树就这么没了。气愤的是,石崇竟然如此胆大妄为,连御赐之物都敢损毁。

于是他对石崇大声叫道:“你就是嫉妒我的珊瑚树,可你怎么能这样!你赔我珊瑚树!!!”

石崇听了,面上还是淡淡的,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

他看了一眼王恺,对他说:“大兄弟,多大点儿事嘛?有什么好气的,我赔你就是了。”

说罢,石崇对着家仆说道:“来啊,去把我的珊瑚树全都搬出来,给王兄看看。”

下人们应声而去,不多时只见许多三尺四尺的珊瑚树悉数搬到石崇王恺二人眼前,个个是流光溢彩,绚丽夺目,简直叫人移不开眼睛。

王恺看到这些,只觉得个个都比自己那株珊瑚树强上数倍,于是叹息良久,只好摸摸鼻子离开。

他明白,他的财富是远远不及石崇的。

至此,王石斗富终于有了一个结果。

7

其实除了王石斗富之外,还有其他的炫富行为,甚至被认为是后来居上,超越了王恺跟石崇。

一次是晋武帝来到大臣王济家中,觉得有一道蒸肉做得异常鲜美,一问发现是猪肉的原材料采用了先进的“人乳喂养技术”。

还有一次也跟王济有关。有次他被贬官,到北邙山下。那里房地产炒得特别高,又是别墅区、山景房,村里人可买不起。可王济不一样,他可是斗富战胜石崇的男人,最不缺的就是钱。他喜欢骑射,于是就把钱串起来围了一个马场,时人谓之“金沟”。

可不是嘛?遍地都是钱啊!

怎么样,这算是赤裸裸的炫富了吧?

故事讲到这里,相信大家心中都有一个疑惑:魏晋时期的人们爱炫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中和兄来为大家尝试解析一下。

魏晋时期,战乱频繁,中原板荡,政权不断更替,导致当时人们价值观的迷失。整个社会都弥漫着一股虚无主义的风气,认为精神是虚诞的,只有金钱才是实实在在的,所以奢靡成风,无疑反衬的是一种精神的空虚,生活的迷茫。反观我们现在的拜金主义,是否也是一种价值观的迷失?

我们不用过度解析,也无需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责这些故事的人物。中和兄写下这些故事的出发点仅仅是觉得好玩、有趣。也希望以此博诸君一乐,以供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如斯而已。

闲情赋

[作者] 陶渊明   [朝代] 魏晋

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因并触类,广其辞义。余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虽文妙不足,庶不谬作者之意乎。

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于传闻。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褰朱帏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送纤指之余好,攮皓袖之缤纷。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曲调将半,景落西轩。悲商叩林,白云依山。仰睇天路,俯促鸣弦。神仪妩媚,举止详妍。

激清音以感余,愿接膝以交言。欲自往以结誓,惧冒礼之为愆;待凤鸟以致辞,恐他人之我先。意惶惑而靡宁,魂须臾而九迁: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镟;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辍音!

考所愿而必违,徒契契以苦心。拥劳情而罔诉,步容与于南林。栖木兰之遗露,翳青松之余阴。傥行行之有觌,交欣惧于中襟;竟寂寞而无见,独悁想以空寻。敛轻裾以复路,瞻夕阳而流叹。步徙倚以忘趣,色凄惨而矜颜。叶燮燮以去条,气凄凄而就寒,日负影以偕没,月媚景于云端。鸟凄声以孤归,兽索偶而不还。悼当年之晚暮,恨兹岁之欲殚。思宵梦以从之,神飘飘而不安;若凭舟之失棹,譬缘崖而无攀。于时毕昴盈轩,北风凄凄,炯炯不寐,众念徘徊。起摄带以侍晨,繁霜粲于素阶。鸡敛翅而未鸣,笛流远以清哀;始妙密以闲和,终寥亮而藏摧。意夫人之在兹,托行云以送怀;行云逝而无语,时奄冉而就过。徒勤思而自悲,终阻山而滞河。迎清风以怯累,寄弱志于归波。尤《蔓草》之为会,诵《召南》之余歌。坦万虑以存诚,憩遥情于八遐。

《闲情赋》赏析

《闲情赋》的第一节极尽夸饰之能事描写美人之容貌与品行:“夫何飘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于传闻。”容貌举世无双,德行也远近闻名,“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既有冰清玉洁的气质,又有深谷兰花的芬芳,情怀超世出俗,志趣高尚入云。这与其说是写美人,不如说是在自我表白。这位美人就是作者理想的外化,是作者心志、情怀的投射与再造屈原《离骚》中说:“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显然是陶作的样板,只不过屈原是自赞自怜,而陶渊明含蓄地用自己的理想塑造出一位美人而已。“ 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美好时光易逝,人生旅途艰辛,百年之后都将同归尘土,何必郁郁于心!这是在劝慰美人,也是在劝慰自己。“褰朱帏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送纤指之余好,攘皓神之缤纷。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进一步状写美人的情态第二节写人对美人欲亲近又顾虑重重的复杂心情。“曲调将半,景落西轩。悲商叩林, 白云依山。仰睇天路,俯促鸣弦。神仪妩媚,举止详妍。”一系列四字句,短促顿挫,使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平素持重淡泊的男子,此时面对仪态万方的绝代佳人,心脏在急剧跳动。“激清音以感余,愿接膝以交言。欲自往以结誓,慎冒礼为□。待凤鸟以致辞,恐他人之我先。意惶惑而靡宁,魂须臾而九迁。”有心无胆,犹豫彷徨,正是陶渊明性格的写照。心烦意乱不得安宁,魂不守舍,须臾之间几番往返,末二句极得恋爱中人心之真态,令人好笑又感动。

第三节是全赋的 ,一反作者朴素淡远的风格,炽热无比。“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 悲罗襟之霄离,怨秋夜之未央。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愿在发而为泽,刷云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以枯煎。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镟,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天景而藏明。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之缅邈。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辍音。”

十愿连翩,一气呵成,要化己身为美人衣之领,腰之带,发之膏泽,眉之黛墨,身下之席,脚上之鞋,随身之影,照颜之烛,手中之扇,膝上之琴,只为了亲近美人,陪伴美人。一连串拟物手法的运用,构思奇特,想像丰富。十种物事,寄托同一个美好心愿,十番转折,十种构想的结果,表达同一种担忧,尤为衬出心愿的强烈。

空怀十愿,无以表白,作者情绪渐渐变得低沉。“考所愿而必违,徒契契以苦心。拥劳情而罔讷,步容与于南林。栖木兰之遗露,翳轻松之余阴。倘行行之有觌,交欣惧于中襟。竟寂寞而无见,独悄想以空寻!”抒情主人公过分消极,仅仅停留于心愿,不敢付诸行动,很有无故寻愁觅恨的味道。凭空构想出一个情人,本就只是为了抒发心中那份郁郁不得志的情绪,本就只是枉自嗟怨,不会有什么结果也不求有什么结果。

第五节诗人由美人乏不可求回复到自己平生志愿之不得遂上来。“敛轻裾以复路,瞻夕阳而流叹; 步徒倚以忘趣,色惨凄而矜颜。叶燮燮以去条,气凄凄而就寒;日负影以偕没,月媚景于云端。鸟凄声以孤归,兽索偶而不还;悼当年之晚暮,恨兹岁之欲殚。思宵梦以从之,神飘瓢而不安;若凭舟之失悼,譬缘崖而无攀。”这里梦中情人已退居次席,作者开始比较直接地表现自己不知路在何方的迷惘,一事无成而时光易逝的惆怅。坐卧不安,神魂飘游,是为了那始终追求不到的梦中情人一般美好而又缥缈的理想。

赋之末节,诗人经过一夜辗转苦思,终于在无计可施中放弃了追求,也平复了烦燥不安的情绪。“ 于是毕昴盈轩,北风凄凄。久久不寐,众念徘徊。”四字句的再次夹入,表明情感的再度转折。起摄带以伺晨,繁霜粲于素阶;鸡敛翅而未鸣,笛流运以清哀,始妙密以闲和,终寥亮而藏摧。意夫人之在兹,托行云以送怀;行云逝而无语,时奄冉而就过。徒勤思以自悲,终阻山而带河;迎清风以祛累,寄弱志于归波。尤《蔓草》之为会,诵《郡南》之余歌;但万虑以存诚,憩遥情于八遐。”诗人极力使自己认为没有希望,万种相思只是徒然自寻烦恼,以让自己完全放弃努力也放弃心愿,让他胸中的郁闷与梦幻付诸清风流水。发乎情而止乎礼,浮想联翩的白日梦终究没有什么意义,诗人要摒除各种杂念,保持一片纯心。

通观全赋,总体来讲作者的情调是低沉、消极的,即是“十愿”,也把那股火一般的情感深深压抑,以悲观的情绪来淡化。末几节更是将其消解至无,诗人之心仍然回复为一汪死水。

这篇赋结构新颖,想像丰富,辞句清丽,灵活地运用了比兴手法,其中的十愿表现出极大的创造性,荡除了汉赋那种着意铺排、堆砌辞藻、典故、用语生涩的积弊,清新自然,因此被人们久诵不衰。

《闲情赋》作者陶渊明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因厌烦官场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陶渊明的其它作品

○ 桃花源记

○ 五柳先生传

○ 饮酒·其五

○ 归园田居·其三

○ 归园田居·其一

○ 陶渊明更多作品

明月朗朗照我心 乾坤正明,明月皎洁,朗朗我心。

叁生石上注轮回 彼岸三生,前尘应念,轮回姻缘。

儿时总角宴宴笑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却嗅青梅。

只道此世寻常事 逝者如斯,转瞬即逝,知道寻常。

爱尽彼生念来生 君当磐石,妾作蒲苇,石坚苇韧。

弓正欲射辰星献 若有来生,当张长弓,射星献君。

琳琳颖颖与君同 君似明月,愿作晨星,世世生生。

备注:

此诗,立意虽浅,押韵不好。却简单明了,句句引典,起承转合,一字不缺。

简单解释几点,倒数第二句,“张”字入句,实属大忌,此引“弓正”代之。

本人从不答题,此时首次。只因 你我有缘,在下姓苏,单名一个三。

人称苏三儿。

另,在下 世袭 魏晋遗风,最爱 曹公绝妙,尚得一丝 诗经气息。后句四言,乃是解句只用,阁下不引也罢。

魏晋风度指的是魏晋时期名士们所具有的那种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的行为风格。饮酒、服药、清谈和纵情山水是魏晋时期名士所普遍崇尚的生活方式,这种思想价值观在当时社会知识分子间掀起了一股模仿“狂潮”。“魏晋风度”一词最初来自于鲁迅先生的一篇文章《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

“风度”起源

《世说新语》一书,反映了魏晋时代的士人言行、社会风尚、学术思想与历史文化,堪称此时代的缩影。宗白华先生将这一时代称为“世说新语时代”,而冯友兰先生则把该书称为“中国的风流宝鉴”,《世说新语》的成书直承晋末,足见是此书在反映魏晋名士风度及历史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世说新语》中,直接运用“风度”“风流”来评价魏晋士人的言行和精神气质,一共有六次之多。分别见于该书的《方正第五》第64则、《赏誉第八》第150则、《品藻第九》第81则、《伤逝第十七》第6则、《栖逸第十九》第11则、《俭啬第二十九》第8则。

这些运用“风度”来品评魏晋人物时,已开始深入到魏晋士人的精神面貌和人格力量,可以说是历史上最早用类似“魏晋风度”概念化语言评价魏晋人物风度的作品。

虽然这些概念化语言不具备文学的、艺术的、审美的等专门的指称作用,但也初步具有了现代意义上的“魏晋风度”的内涵及基本精神。是我们考察“魏晋风度”命题演变的不可回避的重要起点。

以上内容参考 ——魏晋风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8319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3-28
下一篇2024-03-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