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美猴王闯日本大女儿是不是亲身的

快手美猴王闯日本大女儿是不是亲身的,第1张

是亲生的。

猴王闯日本在快手上发的视频大多是介绍日本的风土人情,以及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状态,日本妻子和自己公司里的日本员工,是他视频里的常客,这样的内容吸引了很多中国网友的关注,仅仅2年左右,刘振双的粉丝就超过了200万,后来快手平台向他开放了直播带货的权限。

  介绍

  欢天喜地七仙女

  开放分类: 娱乐、影视、神话、电视剧、连续剧

  目录

  • 影片信息

  • 台前幕后

  • 剧情简介

  • 人物介绍

  • 七仙女角色剖析

  据中国经典民间传说《天仙配》改编的44集大型古装神话剧《欢天喜地七仙女》,《欢天喜地七仙女》源自七仙女和董永的古老神话传说,它颠覆了以往的悲剧的结局。整个故事以七仙女和董永的爱情为主线,围绕这条线索展开其他六姐妹在人间的感情遭遇,歌颂了真情和正义。

  影片信息

  [编辑本段]

  片长:四十四集

  类型:大型传奇神话剧

  出品人:杨国钧、黄晔明、肖岗、黄枫

  总监制:杨松、刘明、伊珊

  制片人:高德欣、辜建刚、段未名、赵毅

  编剧:费颖丽、庸人、张莹、刘毅、高志文

  总导演:徐文雁

  导演:江天、陈咏歌

  主要演员:

  潘 虹--饰王 母 霍思燕--饰紫 儿

  郑国霖--饰董 永 六小龄童--饰太上老君

  刘 洋--饰红 儿 母 丹--饰橙 儿

  王 晶--饰黄 儿 蒋 欣--饰绿 儿

  杨 蕊--饰青 儿 曹 艳--饰蓝 儿

  吴 越--饰鱼 日 吴 健--饰金 吒

  台前幕后

  [编辑本段]

  经典爱情充满喜剧元素

  此次女一号“七妹”由《少年天子》中“乌云珠”的扮演者霍思燕担纲,演绎一段七仙女和董永的爱情故事。而这部电视剧比以往的七仙女和董永的爱情故事多了很多的喜剧元素、融入了更多的生活化的东西,人物更加丰满、可爱。对于这个众所周知的爱情故事想要拍得人人叫好是不容易的。制片方为此也颇费了一翻心思,剧本改了4遍。在一个传统的爱情故事里添加了更多幽默的内容,让人们在为主人公的爱情担忧的同时又能为发生的故事而开怀大笑。而为了追求视觉的惟美,服装造型请到香港一流造型师。七仙女的衣服分别是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特技造型上则由香港**《大块头有大智慧》的特型师陈国雄来担当。

  潘虹当上“王母娘娘”

  实力派演员潘虹在剧中扮演王母娘娘,她穿着累赘的华服出场,走路都有点困难。潘虹对自己的造型尤其是头上的几根孔雀羽毛十分满意:“制作公司非常严谨,请了香港最好的服装师。”对于扮演王母,潘虹也表示一直非常向往:“作为一个母亲是天下最幸福的事。我的七个‘女儿’的性格多姿多彩,我对老二最信任,因为她的性格最像我。”她说因此她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演古装神话剧的理由:“这部戏拍得很人性。”而一身白衣的六小龄童则在剧中扮演太上老君,当天的戏需要他讲话的地方并不多,更多的时候他被吴越搀扶着,不过虽然没有说话,这位“美猴王”已经仙气十足。

  “七仙女”生了孩子

  剧组在选择演员时,七个仙女不但要漂亮而且要脱俗,而对于这个“七妹”的选择更是艰难,既要漂亮脱俗,又要会演戏,还要考虑名气。导演郑基成在看了霍思燕的照片后总算松了一口气:“就是她了。我看过她的《少年天子》,内心戏演得非常棒,而且镜头感相当好。”

  霍思燕说,这部戏里“七妹”是个敢爱敢恨的女人,有她坚贞的爱情观,为了和董永在一起吃了不少苦头,但是她无所畏惧。而与神话不同的是,该剧还讲述了董永和七仙女以后的生活,包括分分合合和生小孩。感情磨难是主线,内容很丰富。

  “董永”冷漠无情

  时下古装喜剧男主角的流行玩法,或者走“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路线,周星驰式的幽默元素加上神奇的爱情调料,比如前段时间走红的“猪八戒”系列;或者又帅又温柔又富有牺牲精神,集一切男性美德于一身的琼瑶系列爱情剧,两种玩法都对年轻女观众极具杀伤力。《欢天喜地七仙女》索性来了个双保险,男一号董永的扮演者郑国霖电力十足,男二号鱼目的扮演者吴越则煽情搞笑,让身边围绕着的七个仙女骤然失色不少。

  郑国霖之前在《隋唐英雄传》中成功饰演了秦王李世民,温润与霸气完美交织的表演令人印象深刻。据悉,当时导演遍寻符合要求的小生时,偶然间看到了郑国霖的一张古装造型照,马上联系投资方拍板了这个“古装帅哥”。

  郑国霖说,董永给他的印象就是善良正直忠厚老实,是名孝子。不过该剧强调的是他与“七仙女”的爱情。在拍摄过程中,郑国霖每日都身处七个仙女的包围中,对这样难得的“艳福”。他开玩笑说:“董永最爱的当然是七仙女,其他仙女对我放电我没感觉的。”据悉,目前郑国霖全力为事业打拼,感情的事情暂不考虑,可见这个“董永”也有“冷漠无情”的一面。

  吴越彻底放弃武功

  一向以武打著称的小生吴越在该剧中彻底放弃了武功,扮演一个叫“鱼日”的角色。虽然不是“艳福无边”的董永,吴越却自称在剧中的戏份最多:“跟每一个仙女都有故事。”原来他在剧中是董永和七仙女的表哥,专门帮仙女们抵抗邪魔的迫害。不过在剧中他却不断模仿周星驰式的无厘头喜剧风格,而且发明了很多新奇玩意,比如放大镜、手机、和疯狂老鼠。据说,这是他自拍戏以来第一次不“打”的电视剧。

  仙女故事永远是传奇中的传奇,七仙女神话则是中国神话中最为璀璨的一颗宝石。

  剧情简介

  [编辑本段]

  七仙女落户人间,和夫君董永一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但她的行为触犯了神圣的天条,王母在众神的压力下抓回七仙女,准备治罪。董永爱妻心切,在表弟鱼日的帮助下,闯上天庭,但面对的是王母的责难和失去仙骨而虚弱不堪的妻子,夫妻发誓要白头偕老,恩爱一生,王母拿他们毫无办法,而这缠绵的爱情却震动了每一位仙女的心灵。

  夫妻返回人间,七仙女在大和四姐的帮助下纺纱织布。但意外发生了,姐妹们往返于人间、天庭,逐渐对人间产生了好感,大姐和四姐先后爱上了食神和鱼日。为了严肃天庭法规,王母不得不惩罚了食神和大姐,仙女们与母亲的对抗逐渐升级了。

  此时五千年前被束缚的魔头阴蚀王苏醒了,原因是束缚他的彩带断了两根,他意识到这与仙女受罚有关。于是联下仙扫帚星,开始了他的复仇计划。

  为躲避天庭威胁和扫帚星的骚扰,董永将家搬进城里。扫帚星依然利用人间的败类频频滋事,为了保护失去法力的姐妹,其他仙女频繁往来,但如此一来,阴蚀王恢复得越来越快了。

  魔头出现引起了天庭的警觉,阴蚀王来到仙女湖,利用大湖藏身。神仙们下凡追捕,于是仙女湖边展开了一场大战,众神擒获魔王,但危机并没有解除。

  人间继续上演着爱情故事,三姐与金吒、二姐与黑鹰、五姐与马天龙、连最小的六妹也找到了梦中情人。王母被气得七窍生烟,她正要亲手处罚这些胆敢违反天规的女儿,新的危机又出现了。原来神仙们抓获的只是阴蚀王的替身扫帚星,真正的魔王已经随着七位仙女的全部下凡,挣脱了最后一道束缚,他梦想的是成为三界之神。

  为了人间和天庭的安泰,王母亲自下凡迎战,但她不是阴蚀王的对手,危难时刻,七位仙女和她们的七个爱人解救了母亲,并打败阴蚀王。人间落得太平圆满,而王母也含笑接受了七个女婿。

  人物介绍

  [编辑本段]

  大仙女(红儿):稳重,冷静力量之源泉;人们常说“长姐如母”的确如此。红儿,干练、稳重颇有其母之风,始终是姐妹们的榜样。食神曾暗恋她几千年,但因天规二人从未表露心迹,当七仙女被贬下凡后,她游历人间,和食神在重重考验下走到一起,她二人的爱情虽不是轰轰烈烈,但却像溪水一样绵延不绝,是众姐妹的典范。

  大驸马(食神):天庭厨师,能做出天下美食,因暗恋红儿常在七仙阁外徘徊,被五仙女当作暗恋自己险些闹出笑话。红儿下凡后,遭小人挑唆他误会红儿而下凡,矛盾解除后在董永的餐馆任大厨。和红儿相守在一起。

  二仙女:(橙儿):武力,规则力量之源泉;此女循规蹈矩,对天规认真执行,对母命绝对服从。众姐妹纷纷思凡下界成双成对,而她仍恪守天规对姐妹的行为十分不解,百般劝说。使人觉得食古不化、古板老套。但她却真的关心姐妹,奉母命下凡时,因救五仙女认识黑鹰二人不打不相识,最终当见众姐妹都有了归宿,开始倾心于黑鹰。

  二驸马(黑鹰):凡人,朝廷人士,因王爷命他捉拿柳宜宣、找寻青儿,认识了橙儿。二人从见面起就大打出手,此后经常吵吵闹闹,但因为找寻青儿的目标一样,二人不得不常常在一起,和橙儿算脾气相投,但觉得自己的身份不能照顾橙儿,想一走了之。后在橙儿的表白和大家的撮合下走在一起。他们的爱情缠绵的段落落笔最少却也十分有趣。

  三仙女:(黄儿):正直,勇敢力量之源泉;黄儿个性直爽,说话办事从不拐弯抹角。因此常常与人发生矛盾。因知凡间将要发生灾难,担心已下凡的姐妹,受众姐妹之托从金吒手中骗取七妹的灵石,被金吒追至凡间,在二人打斗中被金吒刺伤。醒来后见到一陌生男子,两人互相扶持经历磨难才找到七妹家。却发现陌生男子竟是金吒,黄儿即生气又尴尬对金吒不依不饶,却发现金吒已深爱自己。最终二人冲破王母和李天王的阻挠走到一起。黄儿是众姐妹中受苦最多的也是最坚强的。

  三驸马(金吒):托塔李天王长子,忠孝双全。奉王母之命看护七妹的灵石,尽忠职守。黄儿用假圣旨骗取到灵石。失职的金吒追她下凡将其误伤,无法交差。在扫把星的建议下乔装改扮,救起黄儿。后来在保护黄儿时被砍断一只胳膊,又因救父而丧命在师傅的帮助下救活接起新肢。得到父亲和王母的成全后和黄儿成为一对。

  四仙女(绿儿):聪慧,灵敏力量之源泉;绿儿聪明伶俐是众姐妹的智囊。活泼好动,常耍小聪明。对凡人鱼日一见钟情。在鱼日失忆时悉心照顾,后来鱼日清醒后同她结为情侣,二人常小打小闹,耍耍嘴皮,过的十分愉快。

  四驸马(鱼日):董永的表哥,一个可爱的发明家常搞出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让大家叫苦不迭。四仙女第一次下凡时一见倾心。但误认为是大姐红儿,对红儿紧追不舍造成她和食神误会。在得知红儿喜欢的是食神后,为成全他们服下月老的忘情水。却不知真正倾心的人此时已来到身边。在绿儿的努力下恢复记忆。从此这对欢喜冤家形影不离。两个调皮家伙是大家快乐的源泉。

  五仙女(青儿):美丽,圣洁力量之源泉;她是七个姐妹中最漂亮的,更是天上人间的绝色美人。因天生丽质为董永的餐馆招来不少生意。也因为美丽而一直孤身一人,直到被坏人毁容而认识逃难的马天龙。二人患难之交互相鼓励,终于获救。青儿也因找回灵石而恢复容颜。选择和马天龙在一起。

  五驸马(马天龙):风流才子、一表身材、家室显赫,在好友柳宜宣的帮助下常用文采招引女孩子。和青儿一样太完美了,所以对身边的异性不屑一顾。后因其父违法被抄家而过上颠沛流离的生活。见到被人奚落的青儿,挺身相救。在二人共患难的旅途中结成爱侣。

  六仙女(蓝儿):诚实,温顺力量之源泉;六妹蓝儿听话乖巧,从来都是姐姐们照顾她,产生了依赖感显得懦弱胆小。下凡后为和绿儿赌气孤身一人寻找六姐。在文采大赛上表现的才华横溢、出类拔萃,认识了柳宜宣、马天龙二人。从此三人结为好友。当得知柳、马两家恩怨后,悉心照顾柳家姐姐,柳宜宣为报仇让马天龙流离失所后二人心有不忍,在找寻马如龙前,二人表白心事。从此蓝儿除姐姐们外多了一个疼她的人。

  六驸马(柳宜宣):文弱书生,因父亲遭贪官陷害家破人亡,他也终身无法参加科举。当得知仇人的儿子马天龙喜欢附庸风雅、卖弄文学。而潜入马家做马天龙的幕后军师,伺机搜索证据。但被蒙在鼓里的天龙对其颇讲义气、两肋插刀,使他犹豫不决。后来还是告倒天龙的父亲。却使得好友天龙遭受牵连。柳宜宣同蓝儿决定寻找天龙,终冰释前嫌。善良且有才华的柳宜宣和温柔的蓝儿十分登对。最终两个好友各得天仙娇妻其乐融融。

  七仙女(紫儿):善良,勤劳力量之源泉;故事的主人公七仙女紫儿,原本是王母最疼爱的小女儿。同姐姐到凡间游玩时,遇到董永结为连理,故事由此展开,仙人有别规定,使得紫儿被剃去仙骨降为凡人,又引得其他姐姐接连犯错降下凡间。董永、七仙女不畏艰难、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千古流传。

  七驸马(董永):远近闻名的大孝子董永巧遇下凡的七仙女,展开了一段传阅千年的爱情故事。董永一个朴实勤恳的普通凡人,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与腐朽的天规斗争,得到一份永恒的爱情。

  七仙女角色剖析

  [编辑本段]

  红儿与食神千年苦恋,到头来食神却误解了红儿,直到后来才真相大白。红儿温文尔雅,举止端庄,也是除橙儿以外最能体谅王母的苦心的女儿,其间,我相信,她也曾犹豫过,因为在李天王的宝塔里,她和绿儿,一起破了浮屠石。母后,和幸福,哪个重要?相信她已经找到了答案。还记得那句似是撒娇的话语了吗“你真的从来没有追过我?”那是大风大浪之后的会心。他们的爱情,细水长流,无声,但是永恒。

  橙儿并非那么不近人情。从她为了姐妹的事在南天门前徘徊,就已经掩饰不住了。下凡之后,她也被人间真情所感动,不知是否有人注意,她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再谈回天,而是收起自己的光芒,默默地关心身边的人呢在大牢里遇见黑鹰,可以说是偶然,也可以说是必然。那空空的牢房,阴冷的光线,如剑的目光,是否抹去了橙儿心中最后一丝倔强?“跟着你,天涯海角”是否奠定了橙儿与黑鹰之间,那不知何时开始的潜移默化的关系与默契?他们的爱情,大爱无声。不需要什么承诺,一个眼神,便可会意。

  黄儿如果冷漠,不救紫儿,那她就永远也不可能和金吒见面。谁会留心,遇见“金麒”之后,黄儿那一点一滴积攒起来的温柔?他们彼此为对方付出的,早已成为对方心中永恒的温暖。“我爱你”这三个字在他们眼里是那么轰轰烈烈,他们的爱情,是海枯石烂,白头偕老。

  绿儿望着那朵云痴痴地笑时,是否意识到,自己心中已装下了一个人?是否知道,那日,冒冒失失说“仙女我一定要娶你为妻”这句话,是鱼日一生中第一次郑重的承诺?近乎不食人间烟火,快快乐乐的她,有了心事,聪明的绿儿,却糊涂了。为了寻找答案,她再次下凡。鱼日失忆时,即使他不知道,绿儿也还是会日日夜夜守着他的吧?绿儿是否已经意识到,为什么姐妹们一个个那么贪恋凡尘?他们之间没有什么过多的承诺,有的只是鱼日的那句话,却让绿儿死心塌地地跟定了鱼日。他们的爱情,是欢喜冤家。小打小闹,也会过得很甜美。

  青儿很自大。从遇见马天龙以前,都是这样。她是有资本。她聪明,她美貌,她圣洁,她活泼。但她太天真,以为只要娶了一个人,就是爱她。于是,不惜以身试局。她和二姐一样倔强,为了和鱼日打一个赌,用自己的终生开玩笑。但失去容貌之后,她更多地接触了凡间,体验了人间冷暖。在马天龙说出那番话的时候,她豁然开朗。他们的爱情,是患难与共。风风雨雨,不离不弃。

  蓝儿喜欢舞文弄墨,她的文采,无人能及。赛诗会上,见到柳宜宣,她眼眸似乎一亮。及至看穿了马天龙,那句“我喜欢深沉的”又让柳宜宣喜不自禁。她是否知道,其实,胆小是福?仙女之中,除了橙儿,就属她经历的磨难最少,其间,橙儿还丢了一回灵石,好在有惊无险。他们的爱情,是志趣相投。对柳宜宣来说,人生难得一知己,更何况是红颜知己?

  紫儿如果不是那次下凡偶然的相遇,也许就不会发生这一切了吧?但,缘分,岂是轻易能化解的?董永化作鹰羊,无怨无悔,还不是为了和她在一起?剔除仙骨的那一秒,紫儿是否想着她的董郎?她之所以会挺住,是因为她相信,董郎会来救她的吧?是的,董永来了,只不过,太晚了。真的太晚了。他们几度波折,终成眷属,支撑着他们感情的,也许是相遇时的回首?剔仙台的心痛?他们的爱情,一波三折,催人泪下。

  七仙女性格和爱的旅途:

  红儿:作为大姐,她具有那份稳重和担当;面对食神她能够冷静相处、耐心等待,是不离不弃,是天荒地老,有你相依便好。同时红儿也是妹妹们可靠的避风港,她愿意付出,愿意忍耐。她的经历虽然平凡,但是更深沉,正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橙儿:橙儿这个角色是一个中规中矩的形象,表面上冷漠但却很心里却很关心姐妹,她和黑鹰的感情一直很微妙,所谓”不打不相识”应该就是这样,一个捕快,奉命查案、一个仙女,下凡寻妹,不断的冲突也是他们的感情一步步加深。

  黄儿:倔强中不乏冲动任性,正因为如此,才会和金咤走到一起去,敢爱敢恨,直率倔强正是黄儿的亮点。谁也不会想到,昔日的三姐居然在金咤受伤时,能表现出了温柔体贴的一面。经历了这次的大难,黄儿也更清楚自己的心了。

  绿儿:绿儿机灵活泼,七姐妹中属她的鬼点子最多,恰好和鱼日般配,活生生的“欢喜冤家”,鱼日被征调去修筑天罡湖时,绿儿曾说“鱼日这个人呀,见着了让人挺讨厌,不见了又挺想他的”,殊不知早在自己玩云彩时已经喜欢他了。他们之间没经历过红儿千年的等待,也没有黄儿和金咤的生死之险,他们只要在一起,就会很快乐。

  青儿:青儿的活泼与生俱来,有时也会给人哭笑不得的感觉,看过欢剧的人一定还记得“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赔了夫人陪房契”那张字条吧,但是第二次下凡就没那么顺利了,没了灵石又遇上旧敌贾大人,不过这一切也成就了她和马天龙,青儿也不像以前那般骄傲了。

  蓝儿:蓝儿的文静聪颖为她添彩,胆小虽说是它贯穿始末的“缺点性格”不过蓝儿从未在大事上胆小过——只身一人去追扫把星索取魔盒和最后的大战阴蚀王,这样的性格反而给她增添了几分娇滴滴的可爱。蓝儿用最平凡的方式结识柳宜宣,他们是知己,用最为文雅的方式培养感情,比红儿和食神的更深沉、安静。

  紫儿:紫儿的形象一直是温柔性的,比起大姐更多了一份需要人呵护的柔弱,但她却面对被剃掉仙骨毫不畏惧,即使董永变成山羊或者成了病恹恹的老头,她依然会守在他身边,天条的修改,她的功劳最大,受的苦也最多——连阴蚀王都知道他们的弱点,他下的诅咒恐怕比剃仙骨更可怕。不过有情人终成眷属,紫儿的姻缘终究完美。

诗曰: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

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且就

一日而论: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寅不通光而卯则日出,辰时食后而巳则挨排,

日午天中而未则西蹉,申时晡而日落酉,戌黄昏而人定亥。譬于大数,若到戌会之

终,则天地昏�而万物否矣。再去五千四百岁,交亥会之初,则当黑暗,而两间人

物俱无矣,故曰混沌。又五千四百岁,亥会将终,贞下起元,近子之会,而复逐渐

开明。邵康节曰“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到此,天

始有根;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子会,轻清上腾,有日,有月,有星,有辰。日、月、

星、辰,谓之四象,故曰“天开于子”。又经五千四百岁,子会将终,近丑之会,而

逐渐坚实。《易》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至此,地始凝结。

再五千四百岁,正当丑会,重浊下凝,有水,有火,有山,有石,有土。水、火、

山、石、土,谓之五形,故曰“地辟于丑”。又经五千四百岁,丑会终而寅会之初,

发生万物,历曰“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交合,群物皆生”。至此,天清地爽,

阴阳交合。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寅会,生人,生兽,生禽,正谓天地人,三才定位。

故曰“人生于寅”。

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

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这部书单表东胜神洲。海外有一国土,名

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

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真个好山!有词赋为证。赋曰:

势镇汪洋,威宁瑶海: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

渊。水火方隅高积土,东海之处耸崇巅。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凤双鸣;

削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

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一条涧壑藤

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

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

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

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

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

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惊动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驾座金

阙云宫灵霄宝殿,聚集仙卿,见有金光焰焰,即命千里眼、顺风耳开南天门观看。

二将果奉旨出门外,看的真,听的明。须臾回报道:“臣奉旨观听金光之处,乃东胜

神洲海东傲来小国之界,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产一卵,见风化一石猴,

在那里拜四方,眼运金光,射冲斗府。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玉帝垂赐恩

慈曰:“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

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真是“山中无甲

子,寒尽不知年。”

一朝天气炎热,与群猴避暑,都在松阴之下顽耍。你看他一个个:

跳树攀枝,采花觅果;抛弹子,�么儿;跑沙窝,砌宝塔;赶蜻蜓,扑�蜡;

参老天,拜菩萨;扯葛藤,编草�;捉虱子,咬又掐;理毛衣,剔指甲;挨的挨,

擦的擦;推的推,压的压;扯的扯,拉的拉。青松林下任他顽,绿水涧边随洗濯。

一群猴子耍了一会,却去那山涧中洗澡。见那股涧水奔流,真个似滚瓜涌溅。古云:

“禽有禽言,兽有兽语。”众猴都道:“这股水不知是那里的水。我们今日赶闲无事,

顺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耍子去耶!”喊一声,都拖男挈女,唤弟呼兄,一齐跑来,

顺涧爬山,直至源流之处,乃是一股瀑布飞泉。但见那:

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依。

冷气分青嶂,余流润翠微。

潺�名瀑布,真似挂帘帷。

众猴拍手称扬道:“好水,好水!原来此处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又道:“那

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

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好猴!也是他:

今日芳名显,时来大运通。

有缘居此地,天遣入仙宫。

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

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

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遮闭了桥门。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

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但见那:

翠藓堆蓝,白云浮玉,光摇片片烟霞。虚窗静室,滑凳板生花。乳窟龙珠倚挂,

萦回满地奇葩。锅灶傍崖存火迹,樽�靠案见肴渣。石座石床真可爱,石盆石碗更

堪夸。又见那一竿两竿修竹,三点五点梅花。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像个人家。

看罢多时,跳过桥中间,左右观看,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

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石猿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

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众猴把他围住,问道:“里面怎么

样?水有多深?”石猴道:“没水,没水!原来是一座铁板桥。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

设的家当。”众猴道:“怎见得是个家当?”石猴笑道:“这股水乃是桥下冲贯石窍,

倒挂下来遮闭门户的。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锅、石灶、石碗、

石盆、石床、石凳。中间一块石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真个是我

们安身之处。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

这里边:

刮风有处躲,下雨好存身。

霜雪全无惧,雷声永不闻。

烟霞常照耀,祥瑞每蒸熏。

松竹年年秀,奇花日日新。”

众猴听得,个个欢喜。都道:“你还先走,带我们进去,进去!”石猴却又瞑目

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

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也都进去了。跳过桥头,一

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

得力倦神疲方止。

石猿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

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

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

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猿高登王位,将“石”字

儿隐了,遂称美猴王。有诗为证,诗曰:

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

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

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

历代人人皆属此,称王称圣任纵横。

美猴王领一群猿猴、猕猴、马猴等,分派了君臣佐使,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

洞,合契同情,不入飞鸟之丛,不从走兽之类,独自为王,不胜欢乐。是以:

春采百花为饮食,夏寻诸果作生涯。

秋收芋栗延时节,冬觅黄精度岁华。

美猴王享乐天真,何期有三五百载。一日,与群猴喜宴之间,忽然忧恼,堕下

泪来。众猴慌忙罗拜道:“大王何为烦恼?”猴王道:“我虽在欢喜之时,却有一点

儿远虑,故此烦恼。”众猴又笑道:“大王好不知足!我等日日欢会,在仙山福地,古

洞神洲,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间王位所拘束,自由自在,乃无量之

福,为何远虑而忧也?”猴王道:“今日虽不归人王法律,不惧禽兽威严,将来年老

血衰,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注天人之内?”

众猴闻此言,一个个掩面悲啼,俱以无常为虑。只见那班部中,忽跳出一个通背猿

猴,厉声高叫道:“大王若是这般远虑,真所谓道心开发也!如今五虫之内,惟有三

等名色,不伏阎王老子所管。”猴王道:“你知那三等人?”猿猴道:“乃是佛与仙与

神圣三者,躲过轮回,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猴王道:“此三者居于何所?”

猿猴道:“他只在阎浮世界之中,古洞仙山之内。”猴王闻之,满心欢喜,道:“我明

日就辞汝等下山,云游海角,远涉天涯,务必访此三者,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

阎君之难。”噫!这句话,顿教跳出轮回网,致使齐天大圣成。众猴鼓掌称扬,都道:

“善哉!善哉!我等明日越岭登山,广寻些果品,大设筵宴送大王也。”

次日,众猴果去采仙桃,摘异果,刨山药,�精,芝兰香蕙,瑶草奇花,般般

件件,整整齐齐,摆开石凳石桌,排列仙酒仙肴。但见那:

金丸珠弹,红绽黄肥:金丸珠弹腊樱桃,色真甘美;红绽黄肥熟梅子,味果香

酸。鲜龙眼,肉甜皮薄;火荔枝,核小囊红。林檎碧实连枝献,枇杷缃苞带叶擎。

兔头梨子鸡心枣,消渴除烦更解酲。香桃烂杏,美甘甘似玉液琼浆;脆李杨梅,酸

荫荫如脂酥膏酪。红囊黑子熟西瓜,四瓣黄皮大柿子。石榴裂破,丹砂粒现火晶珠;

芋栗剖开,坚硬肉团金玛瑙。胡桃银杏可传茶,椰子葡萄能做酒。榛松榧柰满盘盛,

桔蔗柑橙盈案摆。熟煨山药,烂煮黄精。捣碎茯苓并薏苡,石锅微火漫炊羹。人间

纵有珍羞味,怎比山猴乐更宁

群猴尊美猴王上坐,各依齿肩排于下边,一个个轮流上前奉酒奉花,奉果,痛饮了

一日。

次日,美猴王早起,教:“小的们,替我折些枯松,编作筏子,取个竹竿作篙,

收拾些果品之类,我将去也。”果独自登筏,尽力撑开,飘飘荡荡,径向大海波中,

趁天风,来渡南赡部洲地界。这一去,正是那:

天产仙猴道行隆,离山驾筏趁天风。

飘洋过海寻仙道,立志潜心建大功。

有分有缘休俗愿,无忧无虑会元龙。

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

也是他运至时来,自登木筏之后,连日东南风紧,将他送到西北岸前,乃是南赡部

洲地界。持篙试水,偶得浅水,弃了筏子,跳上岸来,只见海边有人捕鱼、打雁、

挖蛤、淘盐。他走近前,弄个把戏,妆个�虎,吓得那些人丢筐弃网,四散奔跑。

将那跑不动的拿住一个,剥了他的衣裳,也学人穿在身上,摇摇摆摆,穿州过府,

在市廛中,学人礼,学人话。朝餐夜宿,一心里访问佛仙神圣之道,觅个长生不老

之方。见世人都是为名为利之徒,更无一个为身命者。正是那:

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

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

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猴王参访仙道,无缘得遇。在于南赡部洲,串长城,游小县,不觉八九年余。

忽行至西洋大海,他想着海外必有神仙。独自个依前作筏,又飘过西海,直至西牛

贺洲地界。登岸遍访多时,忽见一座高山秀丽,林麓幽深。他也不怕狼虫,不惧虎

豹,登山顶上观看。果是好山:

千峰排戟,万仞开屏。日映岚光轻锁翠,雨收黛色冷含青。瘦藤缠老树,古渡

界幽程。奇花瑞草,修竹乔松:修竹乔松,万载常青欺福地;奇花瑞草,四时不谢

赛蓬瀛。幽鸟啼声近,源泉响溜清。重重谷壑芝兰绕,处处�崖苔藓生。起伏峦头

龙脉好,必有高人隐姓名。

正观看间,忽闻得林深之处,有人言语,急忙趋步,穿入林中,侧耳而听,原来是

歌唱之声。歌曰:

“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苍径秋高,

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

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不会机谋巧算,

没荣辱,恬淡延生。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美猴王听得此言,满心欢喜道:“神仙原来藏在这里!”即忙跳入里面,仔细再看,

乃是一个樵子,在那里举斧砍柴。但看他打扮非常:

头上戴箬笠,乃是新笋初脱之箨;身上穿布衣,乃是木绵拈就之纱;腰间系环

绦,乃是老蚕口吐之丝;足下踏草履,乃是枯莎槎就之爽。手执�钢斧,担挽火麻

绳;扳松劈枯树,争似此樵能!

猴王近前叫道:“老神仙!弟子起手。”那樵汉慌忙丢了斧,转身答礼道:“不当

人,不当人!我拙汉衣食不全,怎敢当‘神仙’二字?”猴王道:“你不是神仙,如

何说出神仙的话来?”樵夫道:“我说甚么神仙话?”猴王道:“我才来至林边,只

听的你说:‘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黄庭》乃道德真言,非神仙而何?”

樵夫笑道:“实不瞒你说,这个词名做《满庭芳》,乃一神仙教我的。那神仙与我舍

下相邻,他见我家事劳苦,日常烦恼,教我遇烦恼时,即把这词儿念念,一则散心,

二则解困。我才有些不足处思虑,故此念念。不期被你听了。”猴王道:“你家既与

神仙相邻,何不从他修行,学得个不老之方,却不是好?”樵夫道:“我一生命苦:

自幼蒙父母养育至八九岁,才知人事,不幸父丧,母亲居孀。再无兄弟姊妹,只我

一人,没奈何,早晚侍奉。如今母老,一发不敢抛离。却又田园荒芜,衣食不足,

只得斫两束柴薪,挑向市廛之间,货几文钱,籴几升米,自炊自造,安排些茶饭,

供养老母,所以不能修行。”猴王道:“据你说起来,乃是一个行孝的君子,向后必

有好处。但望你指与我那神仙住处,却好拜访去也。”樵夫道:“不远,不远。此山

叫做灵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个神仙,称名须菩提祖师。那

祖师出去的徒弟,也不计其数,见今还有三四十人从他修行。你顺那条小路儿,向

南行七八里远近,即是他家了。”猴王用手扯住樵夫道:“老兄,你便同我去去。若

还得了好处,决不忘你指引之恩。”樵夫道:“你这汉子,甚不通变。我方才这般与

你说了,你还不省假若我与你去了,却不误了我的生意,老母何人奉养我要斫柴,

你自去,自去!”

猴王听说,只得相辞。出深林,找上路径,过一山坡,约有七八里远,果然望

见一座洞府。挺身观看,真好去处,但见:

烟霞散彩,日月摇光。千株老柏,万节修篁:千株老柏带雨,半空青冉冉;万

节修篁含烟,一壑色苍苍。门外奇花布锦,桥边瑶草喷香。石崖突兀青苔润,悬壁

高张翠藓长。时闻仙

鹤唳,每见凤凰翔。仙鹤唳时,声振九�霄汉远;凤凰翔起,翎毛五色彩云光。玄

猿白鹿随隐见,金狮玉象任行藏。细观灵福地,真个赛天堂!

又见那洞门紧闭,静悄悄杳无人迹。忽回头,见崖头立一石碑,约有三丈余高,八

尺余阔,上有一行十个大字,乃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美猴王十分欢喜道:

“此间人果是朴实。果有此山此洞。”看勾多时,不敢敲门。且去跳上松枝梢头,摘

松子吃了顽耍。少顷间,只听得呀的一声,洞门开处,里面走出一个仙童,真个丰

姿英伟,像貌清奇,比寻常俗子不同。但见他:

�髻双丝绾,宽袍两袖风。

貌和身自别,心与相俱空。

物外长年客,山中永寿童。

一尘全不染,甲子任翻腾。

那童子出得门来,高叫道:“甚么人在此搔扰?”猴王扑的跳下树来,上前躬身道:

“仙童,我是个访道学仙之弟子,更不敢在此搔扰。”仙童笑道:“你是个访道的么?”

猴王道:“是。”童子道:“我家师父,正才下榻,登坛讲道,还未说出原由,就教我

出来开门。说:‘外面有个修行的来了,可去接待接待。’想必就是你了?”猴王笑

道:“是我,是我。”童子道:“你跟我进来。”

这猴王整衣端肃,随童子径入洞天深处观看:一层层深阁琼楼,一进进珠宫贝

阙,说不尽那静室幽居,直至瑶台之下。见那菩提祖师端坐在台上,两边有三十个

小仙侍立台下。果然是:

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

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

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

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美猴王一见,倒身下拜,磕头不计其数,口中只道:“师父,师父!我弟子志心

朝礼,志心朝礼!”祖师道:“你是那方人氏且说个乡贯姓名明白,再拜。”猴王道:

“弟子乃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祖师喝令:“赶出去!他本是个撒诈捣

虚之徒,那里修甚么道果!”猴王慌忙磕头不住道:“弟子是老实之言,决无虚诈。”

祖师道:“你既老实,怎么说东胜神洲那去处到我这里,隔两重大海,一座南赡部

洲,如何就得到此?”猴王叩头道:“弟子飘洋过海,登界游方,有十数个年头,方

才访到此处。”祖师道:“既是逐渐行来的也罢。你姓甚么?”猴王又道:“我无性。

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祖师

道:“不是这个性。你父母原来姓甚么?”猴王道:“我也无父母。”祖师道:“既无

父母,想是树上生的?”猴王道:“我虽不是树上生,却是石里长的。我只记得花果

山上有一块仙石,其年石破,我便生也。”祖师闻言暗喜,道:“这等说,却是个天

地生成的。你起来走走我看。”猴王纵身跳起,拐呀拐的走了两遍。祖师笑道:“你

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意思教你姓‘猢’。

猢字去了个兽傍,乃是个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教你姓

‘狲’倒好。狲字去了兽傍,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

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猴王听说,满心欢喜,朝上叩头道:“好,好,好!今

日方知姓也。万望师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赐个名字,却好呼唤。”祖师道:“我门

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辈之小徒矣。”猴王道:“那十二个字?”祖

师道:“乃‘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排到你,正当‘悟’字。与

你起个法名叫做‘孙悟空’,好么?”猴王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孙悟空也!”

正是:

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

毕竟不知向后修些甚么道果,且听下回分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0540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02
下一篇2024-02-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