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学院和安顺学院、六盘水师范学院和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哪个好

凯里学院和安顺学院、六盘水师范学院和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哪个好,第1张

六盘水师范学院比较好,因为六盘水师范学院是数据中国“百校工程”试点院校。

六盘水师范学院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是“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管理体制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2015年12月,被贵州省教育厅确定为贵州省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试点学校。2017年入选为数据中国“百校工程”试点院校。

六盘水师范学院前身是1978年成立的贵阳师范学院六盘水专科班;1985年,组建六盘水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更名为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3年、2006年,六盘水市师范学校、六盘水市体育运动学校先后并入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六盘水师范学院。

扩展资料:

据2020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六盘水师范学院建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人文社科示范基地2个,贵州省普通高校特色重点实验室、2011协同创新中心、工程中心等科研平台10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3个;有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贵州省普通高校科技创新团队5个、市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5个。

升本以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45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207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9项。

有六盘水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等10个学术研究机构,105个产学研合作基地和实习实训基地,是贵州省省级教师发展中心、省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基地。

凯里学院相对好。下面从多角度进行对比:

一、师资力量

1、凯里学院:学校共有教职工总数935人,正高级职称人员109人(其中二级教授1名、三级教授6名)、博士研究生112 人、硕士研究生342人、州管专家11人、州级拔尖人才12人、州级以上“十百千”人才 56人。

2、毕节学院:据2017年1月学院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914人,其中博士49人、硕士409人、正高职称57人、副高职称260人。教师中有省管专家3人、市管专家10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级优秀教师4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有行业兼职教师、客座教授和名誉教授97人、外籍教师3人。

3、安顺学院:根据2016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教师队伍总人数为657人,其中专任教师430,教授及正高级职称53人,副教授及副高级职称242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502人(其中博士及在读博士74人),外籍教师3人。

4、铜仁学院:学校有教职工1007人,其中,专任教师530人,博士146人,硕士337人;正高级职称131人(二级教授2人,三级教授7人);“双师双能型”教师329人;硕士生导师79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国家863计划首席专家1人。

二、科研成果

1、凯里学院:学校获立项各类科研项目共计2143项。其中,纵向项目623项、横向项目44项、校级项目1476项。纵向项目中,国家级项目31项、教育部项目21项、其他省部级项目143项、地厅级428项。

2、毕节学院:2011年,全校发表学术论文325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72篇,SCIE、EI、ISTP、CSCD、CPCI-SSH收录人大复印资料共35篇;出版专著11部、成果获奖15项。2013年学校共获得各级各类项目立项115项。

3、安顺学院:根据2016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十二五”期间,学校教师共承担科研项目74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3项,省级项目145项,地厅级项目267项。学校教师累计发表论文2473篇,其中被SCI、SSCI、EI等科学引文收录68篇,出版著作38部。

4、铜仁学院:学校获得科研总经费159906万元;承担各级各类课题1000多项,其中,国家级课题28项、省部级课题188项;发表学术论文2498篇,其中,在SCI、SSCI、CSSCI上发表论文170篇;获得授权专利733项。

三、院系专业

1、凯里学院:根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15个教学分院,50个本科专业和少数民族预科,8个专科专业。

2、毕节学院:学校设有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理学院、化学工程学院、生态工程学院、矿业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艺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体育学院等15个学院,开设46个本科专业。

3、安顺学院:根据2016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设有16个二级学院、4个教研教学部,开办37个本科专业,17个专科专业。

4、铜仁学院:学校有10个学院,2个特色学院——乌江学院(校政协同办学示范学院)和田秋写作学院(专攻写作与沟通的特色学院),1个研究生院,1个继续教育学院。有33个本科招生专业,8个专科专业,涵盖教育学、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农学等学科门类。

扩展资料

凯里学院坐落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首府凯里市,是全日制公办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实行“省州共建共管、以州为主”的管理体制,同时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学校。

根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676亩,校舍建筑面积32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9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084万册;共有教职工937人,其中,正高职称114人、副高职称342人,博士115人,在校生(折合数)11458人,外国留学生132人。

凯里学院比较好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唯一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其历史可追溯到1901年的镇远明德中西学堂。直接前身是黔东南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大学——黔东南大学,先后经历了黔东南师范专科学校、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初级中学教师进修学校、贵州省凯里民族师范学校(贵州省凯里师范学校)、贵阳师范学院凯里大专班的传承演变。1978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黔东南民族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6月2日,根据国家教委通知,调整校名为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5月8日,黔东南州商业技工学校划入师专。2002年5月22日,省人民政府批准贵州师范大学与黔东南自治州人民政府在黔东南民族师专合作举办贵州师范大学凯里学院,实行“一校两牌”,培养本科学历教师。

1-2办学现状

1、组织管理系统

有14个党总支、8个副县级行政管理机构、11个正科级机构、20个副县级教学科研机构、2个副县级群团管理机构(原有的纪委,以及后成立的后勤服务集团、学生工作部未计入),共有55个机构。

2、人力资源状况

教职工总计482人(含整合 51人),其中教学人员352人。在教学人员队伍中,正高级职称13人(含整合5 人),副高级职称163人(含整合39人);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教师数41人(含整合9人),在读博士2人,在读硕士25人。另有兼职教授72人,外籍文教专家3人。

3、占地面积

学校占地面积1407亩(938万平方米),生均面积1928平方米。

4、校舍面积

校舍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含在建项目3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723万平方米。

5、学科专业设置

现设有教学系12个,5个教学部、中心;本科专业7个,专科专业28个,涵盖文学、理学、教育学、法学、工学、管理学6个学科门类;校级重点学科2个,校级精品(重点)课程12门;建有教育实习基地37个,专业实习基地5个。

6、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全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800元以上)总值2718万元,生均值5586元。建有千兆校园网,有多媒体教室25个,另有移动式多媒体设备12套,微机815台,语言实验室多媒体设备337套,大型设备13台;基础课总实验室6个,子实验室50个。

7、图书资料

图书馆舍面积7226平方米,馆藏图书539万册,期刊近1000种,电子文献藏量3000张,电子阅览室107座。建有先进的图书网络检索、借阅系统。

8、在校生规模

现在校生4866人,其中本科生1050人,三年制专科生3380人,五年制专科生274人,预科生162人;少数民族学生3712人,占764%。另有成教函授生2467人,留学生4人。

9、办学效益

①全校教职工发表论文累计1900多篇,其中核心、重要和权威期刊论文近100篇;独著、主编和参撰出版各类著作70多部;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主持和参与省级课题3项,主持厅级课题8项;获省级科研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州级科研成果奖一等奖9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获批的省级课题数和获省(部)、州级奖励的教职工数有了明显增加;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1978年以来,共培养毕业生近12万人),人才培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学生就业率保持在82%以上;苗侗文化艺术教育与研究、教师职业技能教育与研究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研究已成为我校三大办学特色。良好的办学效益,使学校在省内高校和黔东南各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了大大提高。

②学校教职工先后有30余人次获国家、省、州表彰,其中有6人次获国家级表彰,有25人次获省级表彰。

③学校先后40余次被评为国家、省、州先进单位。其中,1993年被国家语委、国家教委评为“全国推广普通话优秀学校”;1994年学校教务处被国家教委评为“全国高校先进教务处”;1997年、2001年学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评为“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1998年校党委被省委高校工委、省教委党组评为“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2003年11月,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作为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被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选入简报刊出(第55期),2004年被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评为贵州省语言文字工作示范学校,是全省高校通过评估合格的第一家;根据《贵州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学检查方案》,2004年6月,教育厅组织专家对全省师专的教学工作进行检查评估,我校成为贵州省第一家评估合格的学校;2004年,我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评为“三下乡”先进单位。

1-3发展规划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三个面向”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坚持把发展作为治校的第一要务,立足于“地方性、民族性、师范性,多科型、教学型、开放型”的办学定位,遵循“以观念更新为先导,以高素质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素质教育为方向,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办学条件改善为基础,以教职工待遇提高为杠杆,以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的办学思路,突出重点,抓紧实施以“教师工程”为核心的学校建设“八大工程”,着力打造和创建办学特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实现“强校升本”、创办西部民族地区独具特色且有一定知名度的地方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发展目标:力争2005年成功升格为独立设置的本科学院——凯里学院;2005—2015年为创办西部民族地区独具特色且有一定知名度的地方综合型大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发展重点:围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着力抓好四个发展战略重点:教师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办学条件的改善、管理水平的提高。

发展阶段:准备阶段(2003年底至2005年)——主要任务是围绕“强校升本”目标,基本达到本科院校设置的办学条件标准,申办凯里学院顺利通过评估;腾飞阶段(2006年至2010年)——主要任务是按现代化大学办学条件标准加快建设,打造和强化办学特色,基本形成“立足黔东南、面向全省、辐射周边、服务地方”的发展格局和发展态势;调整阶段(2010年至2015年)——主要任务着力于内涵发展,全面实现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统一,基本完成实质性过渡,真正建成地方综合型大学。

发展对策:为实现我校战略发展目标,拟重点实施以下“八大工程”:教师工程、管理工程、质量工程、场所工程、设备工程、图书工程、创收工程、公关工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7727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11
下一篇2024-01-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