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心理科医生请进来指教

精神心理科医生请进来指教,第1张

我建议去找国家级心理医生,这是我的经历:福州第四医院全部心理医生没有实力不是国家级心理咨询师,我去你们医院什么是心理咨询都是以药物来治疗没办法治根不治本我去问医生国家级心理医生都是以沟通为主,用药物只是调节生理问题但是吃药时没有任何用的心理治疗是有很多种比如是催眠治疗团体治疗等等。。。目前很多医院的心理科都是精神科医生兼任或转任,不知不觉之中,总以精神科的观点去看心理障碍,往往动不动就给患者开药吃,每周费用二、三百,而极少进行心理疏导。也难怪,现在医院的心理科病人多,每天少则十几人,多则三四十人,如果每人给予1小时的心理辅导,看也看不完……本人认为,真正的心理障碍是无需用药的,原因有三:1、心理障碍均为心灵暂时无法面对压力引起,属于心灵调节功能障碍,心病还是靠心理辅导来调节;2、吃药可能会让症状很快得到控制,但停药后呢,是不是又得用心灵去调节药物引起的依赖?!3、患者把心理障碍当作一种生理疾病来看,总觉得医生看病不给药不合常理,这也从反面误导了医生,所以,看心理障碍,医生开药患者吃药便顺理成章地成了周瑜打黄盖。心理咨询是正常缓解心理压力与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好办法,几乎每个人一生中都需要心理咨询,但现实中还有不少网友对心理咨询存有一些认识误区。

误区一 心理咨询就是聊天

心理咨询不同与一般意义上的聊天,尽管心理咨询的方式主要是谈话,但心理咨询利用心理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还有社会学、医学等方面的知识,有严格科学的理论体系和操作规程,从而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目的,帮人解除心理危机,促进人格的发展。这完全不同于朋友聊天、亲友的劝解安慰、老师的教育、领导的思想政治工作。

误区二 谁都能当心理咨询师

如同谁都不能随便开汽车一样,心理咨询师应经过严格的训练与考核,取得管理部门的许可证才能上岗。按照发达国家的要求,一名合格的全资心理咨询师应基本具备心理学、医学博士学位,经过严格的实习训练,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通过认证资格考试,在上级督导老师的指导下才能独自开业。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目前尚没达到发达国家的要求,差距非常的大,只能降低标准启用一些热爱心理咨询并基本具备心理咨询素质的人才,逐步培养心理咨询高级专业人才,争取早日与国际标准接轨。

误区三 我的心理素质好,不需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不仅仅是解决你的心理危机和一大宗的心理问题。无论你多么的坚强、聪明、正直、热情和博学多识,你都不可能十分的了解自己,你需要从其他人那里了解自己。你不可能每时每刻的反省自己,也不可能始终站在局外人的立场审视自己。从别人那里了解自己可能得到错误的暗示。心理咨询是一面比较标准的镜子,可以不变形的从各个角度正确了解自己。正确的了解自己可以扬长避短,促进人生发展与成功。

误区四 心理咨询师能看透我的想法,知道我的过去和未来

有人犯把心理咨询简单化的错误,也有的犯把心理咨询过分复杂化和神秘化的错误。个别人把心理学等同于神秘学说,如同算命先生、占卜、特异功能等,现在市场上有利用电子计算机打着心理测验的幌子进行骗人,有的人故意让心理医生去猜测自己的心理活动,并以此来衡量心理医生的水平高低等等。心理医生除了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与一般人不同外,并无其他特别之处。心理医生有经过训练的良好观察力,知道心理活动科学规律并有非常客观的逻辑分析能力,可以判断某些潜意识的心理活动,但这一切都必须来自真实、客观、全面的资料。心理医生自己不能、也不能借助高科技的仪器了解到具体的想法。最先进的测谎仪也无法测出具体的思维细节,人们对大脑的认识远远落后于对最最复杂电子计算机的认识,心理世界的复杂程度不是现代人所想象的。对待心理咨询必须有科学的思想。

误区五 去做心理咨询丢人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许多客观因素的限制,人们对自己的心理世界还不太了解,许多人还分不清“神经”与“精神”、“精神”与“心理”以及“思想”区别。对心理咨询的惧怕与怀疑可能源于对“精神病”的无知,去心理咨询怕被当成“精神不正常”看待,心理问题当成“心理病态”、“思想问题”。有时可能轻微的心理问题不加以科学解决,造成最后发展成重型精神病。“捂”着、“瞒”着的让心理问题任其发展,实在悲哀。心理咨询是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的最佳途径之一,是预防心理障碍有效方法,是提高生活质量实现人生成功的必由之路。心理咨询的最基本原则里面包括“绝对保密”,你可以把内心世界坦诚给心理医生,心理医生会给予精心的维护保养。心理咨询将使你远离愚昧及封建迷信,接受现实、挑战自我。认为“看心理医生丢人”的人是软弱的人,是不敢接受自我与现实的人,其心理也不太健康。现代有进步思想的人已经毫无顾虑的走进心理咨询室,充满信心的走向成功的未来。

误区六 心理咨询不应该收费或少收费

心理咨询是助人的事情,是为了帮助人们解除心灵的痛苦,是做善事,而且没有多大的成本,所以不少人认为应该是不收费的。现代人尽管理论上知道时间和知识是有价值的,但由于这些是无形的东西,加上内心深处传统思想影响,许多人需要心理咨询,但是却不愿付费。国外心理咨询是非常昂贵的消费,我国的收费却很低廉,以至许多心理医生不能以此为生,成为影响我国的心理卫生事业发展的原因之一。

误区七 心理咨询应该一次解决问题

许多初次心理咨询的人都幻想心理医生能够一次把自己长期的压抑与痛苦一扫而光,拨开心灵迷雾,远离烦恼与困惑,重见真我的蓝天,还我轻松心情与振奋的斗志。然而心理医生不是什么神仙,更无什么超出常人的功夫,“解铃还须系铃人”,心理咨询是帮助人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心理医生不可能包办解决问题,只是提供一些正确的认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必须有求助者本人多次具体实践才能解决。除非是非常简单的心理问题,可以一次心理咨询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许多问题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性格方面的问题。有些现实问题而且还可能涉及方方面面,心理咨询也不可能一次解决。心理咨询是帮助求助者认识自己、接受现实从而超越自我。所以心理咨询需要一个了解的过程,一个讨论、分析、操作、反馈、修正、再实践的程序,一般不可能一次解决问题。并且心理咨询每次有时间的限制。过去心理咨询需要很长时间(几个月至几年)才能解决问题,现在由于理论和技术的改进大大缩短了疗程,但绝不可能都一次解决问题。

在我国心理咨询相对来讲还算刚起步,无论是从事这项事业的人,还是广大需要心理咨询的民众都需要有一个相当长的认识与接受过程。不可否认的是心理咨询有广大的市场与美好的发展前景。毫无疑问,健康的心理对个人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讲都是非常重要。最近一段时间,网上网下进行了不少心理治疗,也帮了不少人,甚是高兴。

高兴之余,仍有很多无奈……关于心理治疗,关于中国主流文化,确有许多怪现象,在这里浅说一二:

一、看心理医生就是精神病?

很多人把看心理医生等同于得了精神病,所以在中国,还有好多人不愿意看心理医生。有这么一个县级干部,全身莫明其妙疼痛将近10年,到各大医院检查均无问题,这位干部天天吃药,还怪罪爱人,认为是爱人的不好引起的……此种障碍在心理学上称:转换性疼痛障碍,来源于他对生活中压力无法排解的转换。朋友劝他看心理医生,这位干部坚决不去,认为自己搞理论有一套,再说看心理医生那是精神病呀,结果搞到最后和爱人离婚,家庭破裂,疼痛也没有好转……我很想帮他,可他拒我于千里之外,只好作罢。可怜他的爱人,20年来辛苦持家,到中年却无端接受离婚的痛苦。

二、收费越贵,医生越高明?

记得一个做服装生意的朋友跟我说过一件事,他有件商品标价50元,一直卖不出去,眼看马上要换季了,朋友急了,干脆标价500元,结果当天就以400元的好价钱卖出去。晕啊,中国人不买对的,只买贵的啊!在心理治疗中,很多人也有这种观念,收费越贵,医生医术一定高明。

三、名头越多,心理医生越高明?年龄越大,心理医生越有经验?

在这里,引用中日友好医院心理专家李子勋的文,作为说明。

下面的方面是最不可靠的:

1、职称:比如教授或主任医师,甚至博士的头衔也不能代表什么,这是说明他们在某些学识上有造就,但不能代表他作心理专业就在行。

2、心理学会的领头人:如协会主席、理事、全国委员等,忙于事务工作的人,不可能静得下心来做个案。

3、收费昂贵的人:收费贵的人不代表他水平高,自以为是的人总觉得别人该他的,过高地估价自己。

4、海外镀金的人:有海外求学的背景固然很好,但要搞清楚求的什么学,镀的什么金。有些人回国来,以为国内的都是乡巴佬,随他们怎么摆布。我就遇到几个自觉很牛的人,真心地希望她来做一次个案督导或讲讲课,才发现是牛头不对马嘴。

5、出书的人:千万不要以为能写书的人咨询水平就高,十本中国医生写的东西,九本都没法看,让好人也会看出满身的毛病来。

6、年老的人:心理咨询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要求咨询师必须精神饱满,精力充沛,一定是思想开放,灵活,超前,并有多元文化的价值取向。而老年人的思想很难不僵化,自以为自己吃的盐多,也很难克制得住不去教育人。也很难做到共情~~~

有用。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脑科医院中级心理治疗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唐敏认为,亲友的安慰、理解、批评、指导、说教等也能帮助心理受到困扰的人,但不能解决核心的问题。心理治疗有其专业性,跟普通聊天存在区别——具有心理学知识、受过专业训练的治疗师在安全的空间、固定的疗程中和患者探讨其特定的心理困扰,并进行理解和评估,通过沟通找到问题背后的东西。

唐敏举了一个例子:某女经常和老公吵架,抱怨他不上进、不努力,心理治疗师发现实际上是她自身的问题,她面对家族施加给自己“必须很强大”的压力感到很恐惧,自己做不到也不想面对,就把情绪投射在老公身上。

扩展资料:

提醒:在医院做心理治疗更安全。

唐敏表示,心理治疗的关系很特殊,有些患者会出现移情现象,把治疗师看得很理想化,很渴望从治疗师身上得到一些关系,这时治疗师要保持自我审视,思考患者为什么会移情,移情的背后是什么,此外还要接受高一级治疗师的督导。少部分治疗师跟患者发生性行为等超越关系的行为,是个人的问题,不是心理治疗的问题。在医院做心理治疗,治疗师受到的约束相对较多,而且投诉有门,市面上的心理咨询就不好说了,建议谨慎选择。

参考资料:

人民健康网-你接受的“心理治疗”  真的有效吗?

呵呵,说话温柔是职业标准,这个语调才能容易接近病人,****你可以找他要呀,你这个我不确定是不是爱情,也可能是有好印象产生的依赖,当然,我支持你让他爱上你,那你一辈子都不会有心理问题了。呵呵

二者有区别也有共性,共性是都是研究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的科室,精神科和临床心理科的区别,精神科医生面对的病人意识上基本脱离了社会,脱离的正常的生活,活在无知的个人世界里面。心理医生面对的患者只是经历一些挫折后,病人无法自己走出负面的情绪产生心理疾病而已像这样的情况,可以通过心理调理,来达到治疗的目的。精神科医生最主要的特点是有处方权,一般在大的医院里都有精神科,里面的医生即精神科医生。他们不一定系统学过心理学,不一定拥有心理咨询师证明,但是他们主要针对精神分裂症等重度精神(心理)疾病。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药物。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是不针对精神病人的,

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的诊断依靠长期的心理学知识比如说精神分析、行为主义或是认知等,从这些理论出发寻找病因。他们多采用技术治疗,比如催眠、释梦、自由联想、行为动作分析、家庭系统排练、另外各种标准化心理测验、诸如森田疗法之类的治疗方法。可以借助一些小仪器,但是不用药物。

抑郁症可以挂精神科、心理科,有些医院是神经内科。

1、精神科涉及到的疾病主要以精神病位主,是一组以表现在行为、心理活动上的紊乱为主的神经系统疾病。目前研究所得到的结果认为主要是由于家庭、社会环境等外在原因,和患者自身的生理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等内在原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心理活动、行为、及其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要特征的病症。它包括神经衰弱、癔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抑郁性神经症、疑病症等。

2、心理科医生对于临床常见的心理疾病,精神疾病都能进行诊断,明确诊断是治疗的前提。心理科诊断主要通过病人介绍病情和心理测查来进行。诊断清楚后,再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

3、神经内科是独立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及周围神经组成。主要诊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神经系统变性病、代谢病和遗传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四肢麻木、无力)及重症肌无力等,主要检查手段包括头颈部MRI,CT,ECT,PETCT,脑电图、TCD(经颅多普勒超声)肌电图,诱发电位及血流变学检查等。同时与心理科交叉进行神经衰弱、失眠等功能性疾患的诊治。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长者甚或数年,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虽然很抱歉,但我并不赞同楼主的说法

嗯若单把这一句话拿出来看的话,医生的行为的确是欠妥的,甚至可以说是卑劣的,是十分邪恶的,但不可以说是错误的,医生这么说,也一定有他的理由。世界上,并没有什么绝对的是和非,包括杀人,比如说一个穷凶恶极的杀人犯,你就能够完全否认他的存在吗?的确,他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地伤害了许多的人,但起码,他满足了自己那歪斜扭曲的内心,他有过自己留下的痕迹,存在于世界上的证明。另一方面,他杀的人就完全没有过错吗?这个谁也不敢保证吧。

‘对症下药’,这可谓是每个医者所要遵守的最基本守则,心理医生也不例外。医生的这种行为,还要从病人的角度去分析,他到底心理有何种缺陷,医生为什么要这样去问他。若是直接无视这个问题的话,您的问题也就失去了其意义。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是和非,却存在着相对的是和非,若医生真是在没有任何前提的情况下,对病人说出这样的话来,说她是错的也就不为过了。

以上只是个人的见解,不能够代表什么,希望楼主不要生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7018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06
下一篇2024-0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